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一种干旱区川芒根状茎无性繁殖育苗方法 | |
申请日 | 2014-04-08 |
申请号 | CN201410137535.3 |
申请公布日 | 2014-06-25 |
授权公告日 | 2016-06-01 |
授权公告号 | CN103875430B |
专利类型 | 授权发明 |
授权国家 | 中国 |
摘要 | 本发明针对干旱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对先锋植物的现实需求,提供了一种干旱区川芒根状茎无性繁殖育苗方法。采集灌木林下0~20cm土壤层中肥沃的土壤,在春季川芒根状茎萌动前,选择生长健壮的1龄根状茎,每个芽原基两侧4~5cm处切断,获得长8~10cm的根状茎小段,然后以15cm的间距水平栽种于苗床,栽种深度8~10cm;育苗期间维持苗床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在7~18%,待6~8枚叶片出现时,即可移出苗床栽种于干旱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获取大量有活力的川芒幼苗,为干旱区退化生态系统裸地和荒坡植被恢复提供先锋物种和实用技术,提高裸地或荒坡植被覆盖率,最终实现干旱河谷灌草植被恢复与重建目标。 |
李芳兰; 孙素静; 包维楷 | |
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IPC 分类号 | A01G1/00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A0141 ; A0163 ; A0164 ; A0131 ; C3572 ; A0162 ; A0181 ; A0171 ; A0190 ; A0149 ; A0169 ; A0159 ; A0134 ; A0112 ; A0123 ; A0113 ; A0179 ; A0132 ; A0143 ; A0121 ; A0122 ; A0133 ; A0119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 |
代理机构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资源类型 | 专利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8161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芳兰,孙素静,包维楷. 一种干旱区川芒根状茎无性繁殖育苗方法[P]. 2016-06-0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芳兰]的文章 |
[孙素静]的文章 |
[包维楷]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芳兰]的文章 |
[孙素静]的文章 |
[包维楷]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芳兰]的文章 |
[孙素静]的文章 |
[包维楷]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