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中亚河中地区青铜时代以来绿洲农业的演化与文明的交流
其他题名Evolution of oasis agri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exchange since the Bronze age in Transoxiana, Central Asia
陈冠翰; 周新郢; 沈慧; Khasannov Mutalibjon; 马建; 任萌; Annaev Tukhtash; 王建新; 李小强
来源期刊人类学学报
ISSN1000-3193
出版年2021
卷号40期号:6页码:1108-1120
中文摘要中亚河中地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当地干旱的气候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同时大量保存良好的考古遗迹使得该地区十分适合进行农业活动与文明交流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年代学与植物考古学方法,对阿姆河流域范围青铜时代晚期至萨珊波斯时期的考古遗址进行研究,尝试重建区内全新世人类农业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研究4000 BP以来人类的农业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结果显示,河中地区农业的作物构成自4000 BP的青铜时代晚期就已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当地的作物始终以大麦、小麦为主,辅以粟、黍、豆类等谷物及葡萄等果木,自青铜时代晚期形成后这种综合了东西方元素的绿洲农业便保持稳定;后期虽有水稻等作物加入但并没有对已有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中亚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农业的结构演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探究不同起源地区作物在亚欧大陆的传播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新的视角。
英文摘要Transoxiana is an ideal place for studying agriculture spread and civilization exchange as the drought local climate meaning that there is sensitivit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good preservation of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is region has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in Eurasia. This study combines archaeobotanical and chronological methods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Holocen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analyze human adaptation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Aum Darya region from 4000 BP (late Bronze Age) to the Sassanid Empir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riculture systems in Transoxiana were highly complexity since 4000 BP. Although diferent types of crops were planted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local oasis agriculture structure composed mainly of barley and wheat, with supplementary foods including common millet, foxtail millet, beans, and fruit such as grapes. Rice and other crops were added in later periods, these foodstufs did not impact the local agricultural structure.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details about the evolution of oasis agriculture and huma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Central Asia. It also give us some new perspectives for further study about agricultural spread in Eurasia.
中文关键词河中地区 ; 中亚 ; 植物考古 ; 农业活动 ; 全新世
英文关键词Transoxiana Central Asia Archaeobotany Agriculture Holocene
类型Review
语种中文
收录类别CSCD
WOS类目Plant Sciences
CSCD记录号CSCD:7114355
资源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7814
作者单位陈冠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 ;;;;, 北京;;北京;;北京 100044;;100044;;100049, 中国.; 周新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 ;;;;, 北京;;北京;;北京 100044;;100044;;100049, 中国.; 沈慧,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 ;;;;, 北京;;北京;;北京 100044;;100044;;100049, 中国.; 李小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 ;;;;, 北京;;北京;;北京 100044;;100044;;100049, 中国.; 马建,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安, 陕西 710069, 中国.; 任萌,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安, 陕西 710069, 中国.; 王建新,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安, 陕西 710069,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冠翰,周新郢,沈慧,等. 中亚河中地区青铜时代以来绿洲农业的演化与文明的交流[J],2021,40(6):1108-1120.
APA 陈冠翰.,周新郢.,沈慧.,Khasannov Mutalibjon.,马建.,...&李小强.(2021).中亚河中地区青铜时代以来绿洲农业的演化与文明的交流.人类学学报,40(6),1108-1120.
MLA 陈冠翰,et al."中亚河中地区青铜时代以来绿洲农业的演化与文明的交流".人类学学报 40.6(2021):1108-112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冠翰]的文章
[周新郢]的文章
[沈慧]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冠翰]的文章
[周新郢]的文章
[沈慧]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冠翰]的文章
[周新郢]的文章
[沈慧]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