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DOI10.27009/d.cnki.gdblu.2021.000628
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
姜婷婷
出版年2021
学位类型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中文摘要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公共游憩场所,居民能否方便、快捷的到达公园绿地这一绿色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环境宜居的重要指标之一。公园绿地具有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公园绿地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中的热岛效应,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阻隔噪音污染,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生物质间能量流动,是城市中的绿洲;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公园绿地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增进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放松身心的良好去处,宜人且充满地域文化气息的公园空间环境也可通过自身优势吸引外来游客,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公园绿地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前提是居民能够方便快捷的到达此绿地空间,然而我国现有对公园绿地的评价指标是基于人均占有的公园绿地面积,仅是从宏观量的层面的考量,并不能对居民能否方便、快捷的到达公园绿地以及公园绿地实际的服务效率做出有效的评估,因此,对公园绿地布局与可达性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大庆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范围,对其范围内的公园绿地展开研究,并以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为研究基础,结合sDNA、ArcGIS软件在技术上的支撑,整理现有公园绿地、交通网络、人口分布的资料并根据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建立公园绿地、人口、道路数据库并基于道路网络绘制空间句法线段模型,从整体与局部空间两个尺度展开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通过获取的城市POI数据对空间句法模型进行校核,选取空间句法模型最优半径用于对局部空间的分析研究,分别对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进行测度,最后针对公园绿地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对后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借鉴意义并丰富了公园绿地评价体系。具体的优化策略:(1)优化城市道路网络体系,适当加强路网密度,增加局部道路网络与整体道路体系的连通性,提高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2)公园绿地规划结合人口密度,基于公园绿地性质与用地规模进行合理化建设,对于人口密度低的区域可建设综合公园与专类公园等规模较大公园绿地,分散人口密度高的区域的人流;对于人口密度高的区域,可建设社区公园或游园等小型公园绿地,做到土地利用的集约化;(3)公园绿地自身品质建设是影响公园绿地心理可达性的重要因素,应塑造公园绿地特色体现地域文化景观,做好公园绿地建设后的维护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其自身吸引力从而提高公园绿地心理可达性。
中文关键词公园绿地 ; 空间句法 ; 可达性 ; sDNA ; ArcGIS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TU986.5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3377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姜婷婷. 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202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姜婷婷]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姜婷婷]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姜婷婷]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