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DOI | 10.27025/d.cnki.ggsnu.2021.000162 |
人工授粉与剪枝打顶对肉苁蓉种子质量与产量的影响研究 | |
马旭东 | |
出版年 | 2021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学位授予单位 | 甘肃农业大学 |
中文摘要 |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为中药“大芸”的基原植物,专属寄生于藜科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根部,是我国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肉苁蓉研究工作的日渐深入,肉苁蓉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为满足市场供需,推广肉苁蓉进行规模化栽培显得尤为重要,而提高肉苁蓉的种子产量和质量则是进行肉苁蓉人工栽培成功的关键。长期以来,关于肉苁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栽培、药材产量、质量和活性成分等方面,而对肉苁蓉种子的深入研究则鲜有报道。本试验采用人工介入措施对荒漠肉苁蓉花蕾进行处理,并通过测定肉苁蓉种子基本特征、内含物、生理生化等指标,旨在探明人工授粉和剪枝打顶措施对肉苁蓉种子及梭梭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为肉苁蓉种子的高产优质培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肉苁蓉规模化、规范化栽培提供优质种源。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人工授粉可明显提高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并能得到苁蓉花序下部的优质种子,同时延长肉苁蓉种植年限可提高肉苁蓉种子抗性和产量,由于肉苁蓉为异花授粉植物,同株异花授粉获得种子质量较差不建议用于生产。2、50%喷雾授粉处理的肉苁蓉结实率高达81.42%,单果数、单果重和种子形态上要明显大于其它处理,单株产量达到了8.987g,大中粒种子占比高达71%,且促进肉苁蓉株高和花序长生长26.75%和27.78%;同时50%喷雾授粉处理能提高下部种子蛋白质含量,可以提高肉苁蓉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并且能显著降低种子中丙二醛的含量,提高种子中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提高肉苁蓉种子的抗逆性来应对恶劣的生存环境。3、初花期50%剪枝打顶处理结实率达到75%,千粒重、单果种子数、单果种子重都明显高于对照,单株产量达到6.432g,所有处理中粒以上种子比例要高于对照组20%左右,种子净率均达到89.26%以上,且能明显促进梭梭株高、茎粗、冠幅、光合枝的生长;初花期剪枝打顶组种子抗逆性强于对照组,上部种子抗逆性低于下部种子。4、现蕾期和初花期对肉苁蓉进行打顶处理能不同程度提高结果率,只进行剪枝处理对肉苁蓉的结果率作用不太明显,且过多的剪枝会降低结实率;50%剪枝打顶处理能把物质能量更多的转移至肉苁蓉花序的发育上。在肉苁蓉盛花期前进行剪枝打顶有助于种子的生长发育,能提升种子质量,在盛花期进行剪枝打顶反而会降低种子质量。剪枝打顶协同处理能明显提高肉苁蓉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剪枝程度越高,可溶性糖含量就越低,而且能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水平,从而提高种子抗逆性。 |
中文关键词 | 肉苁蓉 ; 授粉 ; 剪枝打顶 ; 种子基本特征 ; 内含物 ; 生理生化指标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S567.239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3280 |
作者单位 | 甘肃农业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马旭东. 人工授粉与剪枝打顶对肉苁蓉种子质量与产量的影响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202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马旭东]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马旭东]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马旭东]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