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DOI10.27409/d.cnki.gxbnu.2021.001188
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对我国不同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
李凤
出版年2021
学位类型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文摘要极端降水事件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广泛、危害程度最大的自然气象灾害之一。未来气候变化将会导致全球水文循环变化更剧烈,由此引发部分地区发生频率更高、强度更大以及持续时间更长的极端降水事件。我国是受极端降水事件影响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极端降水事件所造成经济和财产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因此,掌握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能为相关部门预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利用1961~2020年降水数据和环流指数数据分析了我国极端降水事件时空演变规律以及确定了7个分区(西北荒漠地区、内蒙草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和华南湿润热带地区)滞后1~12个月下影响我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关键环流指数。将率定期(1961~2010年)7个分区滞后1~12个月下确定的关键环流指数与9个极端降水指数(EPI),分别为持续干旱日数(CDD)、持续湿润日数(CWD)、强降水日数(R10)、特强降水日数(R20)、最大1日降水量(Rx1day)、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Rx5day)、非常湿润天降水量(R99p)、降水强度(SDII)和湿润日降水总量(PRCPTOT)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2020年12月环流指数,代入模型中即实现我国2021年1~12月7个分区中9个EPI(CDD、CWD、R10、R20、Rx1day、Rx5day、R99p、SDII和PRCPTOT)的预测。基于2018年人口和GDP数据将我国525个站点划分成6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站点规模),并研究了不同站点规模上人口和GDP的变化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此外,从站点规模I到VI,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也得到了进一步探索。最后,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浓度数据和关键环流指数分析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人类经济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极端降水事件影响的贡献度。论文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影响极端降水事件关键环流因子的数量和类型依分区和滞后时间而变化。将7个分区滞后0~12个月下9个EPI与57项环流指数进行显著性t检验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最终筛选得到7个分区滞后0~12个月9个EPI与环流指数之间具有显著性(P
中文关键词极端降水事件 ; 关键环流指数 ;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 预测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温室气体排放浓度 ; 贡献度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P426.6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3139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凤. 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对我国不同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凤]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凤]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凤]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