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DOI10.26914/c.cnkihy.2017.008894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过去1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演化——以昂格尔图湖为例
段阜涛; 安成邦; 赵永涛
英文摘要过去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对于认识当前气候状况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位于季风边缘区的腾格里沙漠,对气候变化响应较为敏感。该区域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长尺度的古环境重建,而对近千年来环境演化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选取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昂格尔图湖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AGE15A岩芯中的孢粉、烧失量和粒度等指标,重建了研究区过去1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演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1)988~1437 A.D.期间,湖区发育以蒿属-藜科为主的荒漠或荒漠草原植被,气候普遍干旱。但1003~1082 A.D.和1388~1437 A.D.两个时期,湖泊生物生产力和花粉浓度显著增加,指示湖区出现了短暂的湿润期。1437~2015 A.D.期间,草原或草甸成分的孢粉(禾本科和莎草科)含量和孢粉浓度逐渐增加,说明湖区环境转好。同时相对较高的湖泊生物生产力和逐渐变细的粒度,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气候普遍湿润。但自1842A.D.以来,湖区气候虽然较为湿润,不过逐渐降低的孢粉浓度和减少的湿地草本植被,表明湖区环境开始恶化。2)本研究记录了相对干旱的中世纪暖期(1082~1388 A.D.)和较湿润的小冰期(1437~1842A.D.)事件,与亚洲中部干旱区近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大体一致。3)岩芯中显著增加的藜科(988~1003A.D.和1210~1437 A.D.)和较高含量的禾本科花粉(1437~1642 A.D.)可能与当时过渡放牧、农业活动有关,可见湖区的植被演化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并且不同的大气系统(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北大西洋涛动(NAO)等)很可能通过调控区域的降水或湿度影响了研究区的植被和气候演化状况。
英文关键词腾格里沙漠 昂格尔图湖 过去1000年 植被 气候
来源出版物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出版年2017
页码1
中图法分类号Q948
资源类型会议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2914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段阜涛,安成邦,赵永涛.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过去1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演化——以昂格尔图湖为例[C],2017: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段阜涛]的文章
[安成邦]的文章
[赵永涛]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段阜涛]的文章
[安成邦]的文章
[赵永涛]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段阜涛]的文章
[安成邦]的文章
[赵永涛]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