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西北荒漠带花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薛子可; 左易灵; 贺学礼
英文摘要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为豆科岩黄芪属落叶灌木,是沙漠环境严酷地区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本试验于2015年7月选取西北荒漠带7个典型样地,采集0-30cm土层花棒根际土,本试验采用Biolog-ECO微孔板法,研究了花棒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上样地间无显著差异,Mc Intosh指数乌海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优势明显。PCA结果表明,从31个因子中提取2个主成分因子,可以分别解释所有变量方差的49.52%和17.71%,对PC1和PC2起到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是碳水化合物类和羧酸类。RDA结果表明,有机碳、p H和氨氮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相关。综上所述,(1)西北荒漠带不同样地花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明显;(2)花棒根际土壤中碳水化合物类和羧酸类碳源比例最大;(3)有机碳和p H对花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最大。
英文关键词土壤微生物 群落多样性 Biolog-ECO 花棒 西北荒漠带
来源出版物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出版年2016
页码1
中图法分类号S793.9;S714.3
资源类型会议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2823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薛子可,左易灵,贺学礼. 西北荒漠带花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C],2016: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薛子可]的文章
[左易灵]的文章
[贺学礼]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薛子可]的文章
[左易灵]的文章
[贺学礼]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薛子可]的文章
[左易灵]的文章
[贺学礼]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