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中亚两种优良固沙植物引种驯化 | |
荆卫民; 段士民; 王喜勇; 潘伯荣 | |
英文摘要 | 藜科(Chenopodiaceae)猪毛菜属的李氏碱柴(Salsola richteri Karel.)和梭梭属的黑梭梭[Haloxylon.apyllum(Minkwitz)Iljin],均为旱生大灌木,系中亚各国选用的优良固沙植物,1958年由中亚引到我国沙坡头的李氏碱柴(Salsola richteri Karel.)和巴氏碱柴(Salsola palelzkiana Litv.)未获成功。吐鲁番沙漠植物园2010年12月由乌兹别克斯坦引进这两种植物种子,次年2月采用营养钵在温室进行进行种子育苗。土壤基质采用风蚀地粘质土一份,风沙土一份,牛粪一份(各1/3的比例),拌匀过筛后装入营养钵,用消毒液进行灌浇,保湿一天,次日将种子播于营养钵土壤表面,轻浮细沙于种子表层,浇透水,温度调节为15-26℃。李氏碱柴种子36小时迅速发芽,出苗后进行常规管理,约60天,在室外苗圃地移栽,经两年的栽培,李氏碱柴株高可达1.8m;黑梭梭种子发芽率很高,出苗时间很短,为防止梭梭根腐病和白粉病发生,播前种子用0.3%的高锰酸钾或硫酸铜溶液浸泡20-30min,捞出拌干沙播种,播后12小时发芽,出苗后20天移至室外炼苗,虽然吐鲁番早春多大风无降水,但不宜过多灌溉,防治土壤水分过多造成幼苗死亡,经两年的栽培,黑梭梭株高达2m以上。李氏碱柴和黑梭梭现已正常开花结实,两种植物均已引种驯化成功,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风沙灾害治理增加了新的物种。 |
英文关键词 | 固沙植物 李氏碱柴 黑梭梭 引种驯化 |
来源出版物 |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分会场:资源植物学 |
出版年 | 2013 |
页码 | 1 |
中图法分类号 | S793 |
资源类型 | 会议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2459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资环系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荆卫民,段士民,王喜勇,等. 中亚两种优良固沙植物引种驯化[C],2013: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荆卫民]的文章 |
[段士民]的文章 |
[王喜勇]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荆卫民]的文章 |
[段士民]的文章 |
[王喜勇]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荆卫民]的文章 |
[段士民]的文章 |
[王喜勇]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