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华北地区夏季水汽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
韩军彩; 周顺武; 刘伟 | |
英文摘要 | 利用华北地区近30a(1979—2008年)12个探空站的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合成方法分析了华北地区上空夏季水汽含量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影响水汽含量异常的大气环流等因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夏季水汽含量在空间上表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随纬度增高而减少的分布特征,即东南部湿润,西北部干燥,且空间差异较大,在河北省南部的太行山山脉的东南迎风坡附近存在一个38mm的大值中心,而水汽含量最少的地方在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其值为15mm。近30a来华北地区夏季水汽含量除了西部边缘和东部部分地区呈减少的趋势外,大部分地区随着时间表现为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少向多发生了明显突变。华北地区夏季旱涝与空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关系密切,即在涝年,全区空中水汽含量明显偏多,在旱年,全区空中水汽含量明显偏少。华北地区夏季水汽异常与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和地表温度关系密切,水汽含量偏多(少)年,在南海至西太平洋地区有(无)明显水汽在夏季风的输送下经过长江中下游向华北地区辐合,中纬度西风带有(无)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夏季水汽含量偏少年只有从孟加拉湾到南海区域自西向东水汽输送增强,水汽经中南半岛进入我国东南地区,再向东北方向输送,在35°N附近部分水汽向西发生偏折,输送到华北地区。在500hPa高度场上,水汽偏多年份比偏少年份副热带高压位置更偏西、强度更强。在水汽偏多(少)年份地表温度整体上偏高(低)。 |
英文关键词 | 华北地区 水汽含量 变化特征 大气环流 地表温度 |
来源出版物 | 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 |
出版年 | 2012 |
页码 | 10 |
中图法分类号 | P468.023 |
资源类型 | 会议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2233 |
作者单位 |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韩军彩,周顺武,刘伟. 华北地区夏季水汽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C],2012:1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韩军彩]的文章 |
[周顺武]的文章 |
[刘伟]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韩军彩]的文章 |
[周顺武]的文章 |
[刘伟]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韩军彩]的文章 |
[周顺武]的文章 |
[刘伟]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