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荒漠灌木的自集水功能及其生态意义
周宏飞; 杨艳凤; 周宝佳; 徐利岗; 汤英
英文摘要梭梭、柽柳和沙拐枣等荒漠灌木广泛分布于中亚干旱区和我国北方荒漠区,是沙漠地区重要的建群种植物。通过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开展的定位实验,系统研究了荒漠灌木树干径流特征及其在根区土壤的入渗储存特征,研究了冬季树冠枝条的凝结水特征。结果表明:(1)梭梭具有很好的自集水功能,具有最高的径流率和最低的形成树干径流的初始降雨量。梭梭可以使小降雨事件的水量通过树冠枝条的汇流在根区土壤储存,避免无效蒸发,成为有效水分。梭梭、柽柳和沙拐枣的平均树干径流率分别为10.64%、3.89%和3.17%,形成树干径流的最小降雨量分别为0.33mm、1.32mm和0.62mm,降雨在3种荒漠灌木根部的汇集比率(Funneling Ratio)分别为145.76、52.26、69.01,使得梭梭根区土壤存在明显的"湿岛",根区60 cm土层水分储量是裸地的1.49倍。(2)梭梭雾凇凝结水总量占冬季降水量的21.8%,梭梭雾凇凝结水量是雪面凝结水量的5倍,荒漠植物的雾凇凝结水可以增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分布区域局地水资源量。(3)梭梭根区的稳定入渗率是裸地稳定入渗率的2~3倍,稳定入渗率随着距离梭梭根基的增加而呈指数型下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冻结土壤具有良好的入渗能力,为春季雪融水在土壤中的有效储存创造了条件,雪融水转化为土壤水分的比例高达78.8%-92%。可见,在干旱区,降水在植被的作用下,提高了其有效性,同时,植株可以得到可观的凝结水量。荒漠灌木的这种自集水能力为其抵御干旱、成为优势种创造了条件,对于荒漠生态系统植被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英文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荒漠灌木 凝结水 树干径流 土壤入渗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
出版年2011
页码1
中图法分类号S793
资源类型会议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2099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实验室;重庆市渝西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宁夏水利科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宏飞,杨艳凤,周宝佳,等. 荒漠灌木的自集水功能及其生态意义[C],2011: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宏飞]的文章
[杨艳凤]的文章
[周宝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宏飞]的文章
[杨艳凤]的文章
[周宝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宏飞]的文章
[杨艳凤]的文章
[周宝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