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近50多年来陕西云量状况变化分析
董文乾; 张社岐
英文摘要陕西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南部的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北部处毛乌素沙漠南端,其由南向北分别跨越了秦巴山地、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等三个不同的地理地貌结构。从天气气候上看,绕青藏高原的西南气流和北部的西北气流易在此交汇而成云,同时,高原短波槽极易影响陕西中南部地区,所以,研究陕西的云量状况不仅能揭示陕西的地理气候特征极其演变情况,了解陕西空中云水资源的总体状况,而且对东部地区的云量变化有指示和先兆意义。云是大气垂直运动和湿状况的综合体现,云的形状、数量、分布和演变情况,是大气中错综复杂物理过程的具体表现。近年来,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日益深入,人们愈来愈多地认识到云这个气候系统中最复杂因素之一的重要性,云的变化从一个特殊侧面反映了气候变化。本文利用陕西省定边、绥德、洛川、西安、汉中、安康等6个基准地面测站的逐时(定时)云量资料,分别研究了单站(建站-2008年)和陕西省(1957-2008年)的年平均总云量和低云量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并进行了地理气候分析。发现:(1)近50多年来陕西总云量呈减少趋势,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转为增加趋势;(2)近50多年来陕西低云量减少趋势明显,大致以0.2成/年的速度递减,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低云量减少最快的时期,2008年的云量仅维持在80年代中期以前50%不到的水平。可见低云的显著减少是气候变化的一个直接证据,也表明低云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3)陕西云量呈现南多北少的地理气候特征,副热带高压是影响陕西夏秋季云量的主要天气系统,8月份中南部地区伏旱特征明显,而北部为夏季汛雨,9月份中南部地区有秋雨特征,北部地区不明显。
英文关键词总云量 低云量 陕西 趋势分析
来源出版物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
出版年2010
页码6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P468.027
资源类型会议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1842
作者单位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陕西省铜川市气象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文乾,张社岐. 近50多年来陕西云量状况变化分析[C],2010: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文乾]的文章
[张社岐]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文乾]的文章
[张社岐]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文乾]的文章
[张社岐]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