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浑善达克沙地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及其源区意义
谢静; 吴福元; 丁仲礼
英文摘要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末次冰盛期(LGM)以来沙样的碎屑锆石原位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并与周围可能源区的岩石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发现浑善达克沙样的U-Pb年龄主要可以分为3组(2.6~2.3Ga,2.2~1.6Ga和显生宙100~500Ma)。其中较老的两组和具有负ε_(Hf)(T)值的显生宙锆石可能来源于华北克拉通北部的燕山褶皱带,而具有正ε_(Hf)(T)值的显生宙锆石可能来源于中亚造山带东部。现代沙和LGM沙具有相同的锆石U-Pb年龄谱和ε_(Hf)(T)组成特征。同时,与蒙古中南部和塔里木中部沙样进行对比,发现蒙古中南部沙样主要来源于中亚造山带的显生宙高山,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在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上与浑善达克沙地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西部的大沙漠对东部沙地的贡献很小。
英文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 源区 锆石 U-Pb年龄 Hf同位素
来源出版物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
出版年2008
页码6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P597.3
资源类型会议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1488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谢静,吴福元,丁仲礼. 浑善达克沙地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及其源区意义[C],2008: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谢静]的文章
[吴福元]的文章
[丁仲礼]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谢静]的文章
[吴福元]的文章
[丁仲礼]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谢静]的文章
[吴福元]的文章
[丁仲礼]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