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现代特种战伤救治的特点及其“快速反应、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体系的建立 | |
岳茂兴 | |
英文摘要 | 目的:综观当今世界,重大突发事故不断,恐怖事件不断,特种意外伤害不断,局部战争不断,目前已成为“世界公害”。我国近期发生的硫化氢井喷事故、煤矿井下瓦斯爆炸、商场火灾、翻船事故及氯气泄露事故等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在这方面国内外还没有好的现场急救方案。在局部战争、灾害或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内现场死亡人数是最多的,对于现场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传统的急救观念往往使得处于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最宝贵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救命的黄金时间”。所以必须提倡和实施现代救护的新概念和技能。应重视伤后1小时的黄金抢救时间,10分钟的白金抢救时间,使伤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确切的救治。最好将救命性的外科处理延伸到事故现场。我们通过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局部战争、突发灾害造成伤害的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我们多次参加医疗紧急救治的体会,并在我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卫勤保障中,创新地把一个高质量的 ICU 病房前移至草原上、沙漠里、医疗救护直升机内、医疗救护车内,建立了流动的便携式 ICU 病房,确保意外情况下航天员的安全。此次医疗救护直升机几乎与飞船返回舱同时落地,医护人员在几分钟时间内已经到达航天员身边,证明我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救护中能对着陆航天员实施“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目的。我们在特种意外事故现场及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中,建立了“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现代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本文探讨现代特种战伤救治的特点及其“快速反应、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体系建立的体会。方法: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突发灾害造成伤害的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我们多次参加医疗紧急救治的体会。现代特种战伤救治的特点:(1)救治中“伤”的概念正在迅速发生质的改变;(2)传统的以外科为主的救治观念受到挑战;(3)新概念武器及超常武器等投入使用,会出现过去没有发生过的伤类;(4)杀伤武器多样化,伤亡机理复杂,新伤类、新伤型增多; (5)战场不确定使伤亡人群区域非固定化(6)现代特种武器杀伤威力大,作用时间长;(7)群体伤病员增多;(8)内伤和外伤同时存在;(9)变相使用核生化武器使战伤救治环境恶化;(10)救治条件受限;(11)伤情复杂,确诊困难,并发症多,病(伤) 死率较高。建立了“快速反应、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的新模式体系。结果:采用“快速反应、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能使现代特种战伤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抢救成功率更高。结论:危重病特种伤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及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现场急救需要“快速反应、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以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
英文关键词 | “快速反应、立体救护” 危重病 现场急救 新模式 死亡率 |
来源出版物 | 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出版年 | 2007 |
页码 | 1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R82 |
资源类型 | 会议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1348 |
作者单位 | 解放军第306医院特种医学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岳茂兴. 现代特种战伤救治的特点及其“快速反应、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体系的建立[C],2007: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岳茂兴]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岳茂兴]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岳茂兴]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