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构建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体系的思考 | |
刘钟龄; 郝敦元 | |
英文摘要 | 中国北方草原自东向西因气候湿润系数、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的差别分化为:嫩江-辽河平原草原,科尔沁草原与沙地,兴安西麓森林草原,呼伦贝尔-乌珠穆沁典型草原与浑善达克沙地,苏尼特-乌拉特荒漠草原,阴山南麓暖温草原与库布齐-毛乌素沙地,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这些草原区域的景观生态多样性与异质性,使草原生态-产业复合系统可以发挥环境-资源-经济-社会耦合效应,构成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体系。在长期历史上形成的草原游牧文化蕴含着朴素的生态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目前,草原退化以及引发的多种自然灾害,已严重危及当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草原退化的表现是:生物群落中作为建群种的高大优质牧草趋于消退,耐牧性强的劣质草种增生,退化演替的指示种相继出现;植被稀疏矮化,覆盖度下降,地表裸露度加大,土地侵蚀加剧,土壤沙、研质化,必然造成草原生产力降低。半个世纪以来,草原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满负荷和超负荷地利用草地及水土资源,损坏生态环境,突破水、土、生物资源的循环再生机制为代价所取得的眼前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走了一条:当前致富、“饮鸩止渴”、资源锐减.、环境恶化、灾害频发、居民贫困化的路子。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草原区的大陆性半干旱与干旱气候在年度与季节间的差异悬殊,典型草原地带的丰雨年降水量可达400-500 mm,干旱年只有200 mm,冬夏的热量差异也很大。草原生物群落就是与这种气候条件协同演化的产物,形成了适应草原气候的自组织功能,干旱年份,生物种群间相互补偿,实现其最高生能力。对草原的利用就必须限制在生态效率的低限之内。多年来,草原超载利用,不仅突破了生态系统活力和自组织功能的低限,甚至超越了丰年的高限,所以必然出现草原退化的严峻局面。草原气候的波动性、环境的严酷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生产力的有限性都是草原固有的本性,对此我们只能认识、只能顺应、不能“责怪”、更不能对抗。应该依靠科学分析,进行规划与设计,确定合理利用草原与经营管理制度。先进国家严格按照土地、草地生产力制定生产经营限额,并以法律形式进行监管,就是遵循这个科学原理。干旱年终归要出现,雪灾、风害等都会发生,我们的生产计划就应该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一是运用科学手段加以防御,二是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超越生态系统的限额。所以,一般情况下,草原利用过度和经营管理对策不当,是草原退化与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建成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地带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千百年来,由绿色草原植被组成完好的大地覆盖,既是北国江山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经营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成为北方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时至今日,草原荒漠化,环境恶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我们是唯物主义者,要勇于面对现实,用大自然敲响的警钟进行自我警示教育。对草原退化与环境恶化的原因和机理进行科学的探讨。要发扬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精髓,树立起发挥草原多项服务功能的科学发展观,推行休牧还草的生态保育工程。逐步探索“夏牧冬饲,休牧轮牧;建设草地,异地育肥;增加投入,集约经营;优化管理,确保安全:系统开放,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把北方草原建设成生态功能健全、产业结构良好的生态经济安全地带。 |
英文关键词 | 生物群落 典型草原 根茎禾草 羊草草原 北方草原 群落外貌 糙隐子草 生态安全体系 |
来源出版物 | 中国草学会第六届二次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出版年 | 2004 |
页码 | 9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S812 |
资源类型 | 会议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70927 |
作者单位 |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钟龄,郝敦元. 构建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体系的思考[C],2004:9.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钟龄]的文章 |
[郝敦元]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钟龄]的文章 |
[郝敦元]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钟龄]的文章 |
[郝敦元]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