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顺托果勒地区油气分布规律与突破目标优选
漆立新
完成单位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登记(发布)日期2018
中文摘要经过3年的攻关研究,总结出5项创新成果,指导了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超深碳酸盐岩评价和油气勘探部署,发现了顺北油气田。 1.托果勒地区主力烃源岩为中下寒武统,受构造演化、地温梯度、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及埋藏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发育轻质油藏-凝析油气藏。本区处于晚期轻质油气向北东方向充注的路径上,历了多期油气成藏;通源走滑断裂带作为油气运移的垂向通道和裂缝洞穴型储集体分布有利区,控制了油气充注强度、富集程度及油藏的平面分布特征;上覆巨厚泥岩盖层,保存条件好,成藏条件优越。 2. 顺托果勒地区超深层(大于7000m)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仍然发育,主要为裂缝-洞穴型储层,其主控因素为断裂、热液及深部溶蚀作用。多期活动的走滑断裂带,断裂活动强度控制储集体发育规模,为后期埋藏溶蚀及热液溶蚀作用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流体通道,形成了以断裂控制为主的多种成因叠加改造的混合型储集体,建立了该区的储层发育演化模式,指出主干断裂及与主干断裂相交的次级断裂带储层最发育。 3. 建立了塔里木盆地沙漠覆盖区超深层裂缝洞穴型储集体预测技术系列。包括以“三层一带(三层-二叠系火成岩层、奥陶系碳酸盐岩层、寒武系~基底层;一带-断裂带)” 精,细速度建模为核心的断裂及缝洞体系成像技术、沙漠区基于深度域浮动基准面大数据递归分析静校正技术、走滑断裂体系描述与评价技术、超深碳酸盐岩缝洞体立体雕刻描述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断裂带外部署直井再向断裂带侧钻水平井的断控裂缝-洞穴型油气藏布井方式。 4. 建立了“寒武主源供烃、断裂垂向输导、喜山晚期成藏、断裂储层控富”的成藏模式,逐步摸清了油气富集规律。顺托果勒地区优质中下寒武统海相原地烃源岩超深层超高温条件下晚期持续生排烃,成藏期为海西晚-印支期以及喜山晚期,其中喜山晚期为主成藏期,为晚期成藏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油气输导体系主要为沿着断至寒武系的通源走滑断裂带垂向运移为主,控制了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油藏的平面特征,活动强度大的断裂带储层发育程度高,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空间,油气富集程度高。 5. 形成顺托果勒地区超深碳酸盐岩裂缝洞穴型油气藏成藏理论,有效指导了区带评价及勘探部署。顺托果勒地区油藏特征为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洞穴型、晚期充注形成的弱挥发轻质原油油藏,油藏具有超深(>7000m)、油气柱高度大(500m)、原油密度低-正常(0.79-0.85g/cm2)连片分布、局部不连通的特点。提出顺托果勒地区油气勘探思路“应立足本地烃源岩,沿断穿寒武系的走滑断裂带,首先以断溶型裂缝-洞穴型储集体为主要目标,寻找晚期原生规模轻质油气藏,并逐步向不同活动强度的走滑断裂带拓展,实现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领域的整体控制”。 2018年顺托果勒区块奥陶系已提交累计保有三级石油储量2.73亿吨,其中探明石油6436.77万吨,控制石油3879.23万吨,预测石油17036.97万吨,目前日油约1960吨,建成70万吨年产能。实现了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领域的实质性油气突破,为中石化初步培育了增储上产新阵地。
中文关键词顺托果勒 ; 超深层 ; 断溶体 ; 走滑断裂 ; 油气分布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P618.13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6587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漆立新. 顺托果勒地区油气分布规律与突破目标优选[Z]. ,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漆立新]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漆立新]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漆立新]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