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优质高效牧草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
白春利
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登记(发布)日期2020
中文摘要针对内蒙古中西部农牧交错带水资源匮乏,牧草栽培技术缺乏,人工草地单产低,人工牧草与天然牧草营养搭配不合理、荒漠草原区退化生态修复模式缺乏等问题 ,通过牧草品种选择、抢墒播种、一年生和二年生牧草混播、豆禾混播、灌草结合、间种、混播及田间管理关键技术集成适宜该区域的优质高效牧草种植和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适用于农牧交错区、退耕地、畜牧业养殖核心区的高效节水栽培技术和适用于荒漠草原区的生态修复人工草地建植技术等。1.饲用谷子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以在无霜期大于105天,≥10℃有效积温大于2200℃的地区种植,包括阴山北麓的达茂旗、四子王旗等荒漠草原区和农区交错的地段,青干草亩产量可以达到1200kg/亩。该技术由饲用谷子品种选择赤谷16号,播种前进行测土施肥,在5月下旬前播种,播种量为4-5kg/亩,田间管理技术由水肥一体化技术、青干草茎秆压扁技术,种子乳熟期及时收获\青干草打捆技术等关键技术集成。2.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栽培技术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栽培技术选择的饲用燕麦品种是哈维,草木樨品种是牧科草木樨2号和牧科引白花草木樨。采用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播、一年生牧草和二年生牧草混播、经纬混播栽培技术在6月下旬前先播种饲用燕麦,播种深度为3-4cm,然后播种草木樨,草木樨播种采用浅播种压技术,播种深度在1cm左右,播种后要求重压。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播种形成的种植行相互交错纵横,种植行之间形成菱形方格或正方格。播种第一年收获饲用燕麦和草木樨,第二年免去播种环节,早春草木樨返青,秋季可以收获草木樨饲草或种子。该技术可以用于草田轮作或撂荒地改良。3.草木樨旱作栽培技术草木樨旱作栽培技术选择的草木樨品种是牧科草木樨2号和牧科引白花草木樨。采用抢墒播种技术,和浅播重压技术,草木樨播种深度在1cm左右,播种后重压。在达茂旗地区播种第一年草木樨株高在20-60cm,杂草丰茂,秋季可以刈割利用,第二年草木樨早春返青,株高100-150cm,可以收获饲草、草木樨种子。该技术可以用于荒漠草原生态修复。4.柠条带间种苜蓿栽培技术荒漠草原和农区交错的退耕地,在柠条带间种苜蓿,苜蓿带行距40 cm,柠条带与苜蓿带间距0.5 m。苜蓿采用抢墒播种和浅播重压技术,播种深度在1cm左右,播种后重压。在柠条带间播种苜蓿形成的多年生灌木和草本结合的多年生复合人工草地。该技术用于荒漠草原生态修复。该技术标志着我区饲草栽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及生态恶劣地区解决了冷季青绿饲草不足和饲草养分缺乏问题和生态修复难题,实现了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为区域饲草种植提供科技示范,应用前景广阔。
中文关键词饲用谷子 ; 高产栽培技术 ; 燕麦 ; 草木樨混播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S54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6584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白春利. 优质高效牧草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Z]. ,202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白春利]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白春利]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白春利]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