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吐鲁番地区葡萄文化景观研究 | |
郭志静 | |
出版年 | 2020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学位授予单位 | 新疆师范大学 |
中文摘要 | 葡萄文化景观是吐鲁番地区具有地域性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和生态脆弱性,该区域内传统村落以种植葡萄为主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中积淀的特色葡萄文化景观,彰显着绿洲地域文化特色。目前吐鲁番葡萄文化景观是绿洲历史文脉传承,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本研究以吐鲁番地区传统葡萄种植区为研究范围,利用艺术设计学、景观设计学、人居环境学等交叉学科理论及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空间分析等典型案例对比研究。得出吐鲁番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水资源类型、人文历史是绿洲传统葡萄种植区特色葡萄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释独特的地域自然资源、丝绸之路文化单元重要基础,也是吐鲁番葡萄文化景观成因机制及空间演化特征。第二部分,从区域、村落、场所三个层面归纳葡萄文化景观的空间类型、空间形态、景观营造。(1)区域层面,根据葡萄文化景观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用水特征归纳提炼为:山间沟谷型、冲洪积扇型、沙漠腹地型三种景观类型,揭示葡萄文化景观在“人—地关系”的差异化配置形成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的规律。(2)村落层面,以吐鲁番葡萄沟、麻扎村、托特坎儿井村代表性绿洲传统村落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水-田-晾-居”典型的葡萄文化景观空间形态:水路相依,蓝绿结合的空间模式;依水布田、晾高田低、上晾下居;晾房依山势的葡萄田与葡萄晾房的空间分布特征;围涝坝而居的中心格局。(3)场所层面:聚水生荫,荫下而盛的院落绿荫空间。应对新疆干热酷暑,改善人居小环境生态性的葡萄晾房建筑景观。葡萄主题元素在公共空间和亲水空间的特色营造。第三部分,对葡萄文化景观的模式总结,尝试提出葡萄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策略。通过对吐鲁番葡萄文化景观空间分析研究,从区域-村落-场所层面总结归纳应对人居环境方面包括(气候资源、人地关系、空间关系、建筑单体)方面的营建智慧体系。使葡萄文化景观在乡村振兴下可持续发展,以其对我国特殊农业文化景观的保护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
中文关键词 | 绿洲传统村落 ; 葡萄文化景观 ; 空间类型及形态 ; 坎儿井 ; 营建智慧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K901.6 |
来源机构 | 新疆师范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55505 |
作者单位 | 新疆师范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郭志静. 吐鲁番地区葡萄文化景观研究[D]. 新疆师范大学,202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志静]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志静]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志静]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