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新疆沙雅县绿洲发展适宜规模的评价与控制
布威艾加尔·买合买提
出版年2020
学位类型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中文摘要绿洲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经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活动对绿洲区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绿洲发展规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以新疆沙雅县绿洲为研究对象,借助遥感技术对沙雅县绿洲规模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运用熵值法研究了沙雅县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其次,凭借目前所能获取的沙雅县绿洲自然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选取了12项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沙雅县绿洲规模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以协同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协调度指数的定量分析对干旱区绿洲的发展规模进行适宜度评价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沙雅县1988-2017年绿洲发展规模的适宜程度做出了综合的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沙雅县绿洲1990、2000、2010、2018年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图。结果表明,1990-2018年期间,沙雅县绿洲的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从1990年的948.56 km~2增长到2018年的2026.61km~2;草地面积处于持续减少的状态,从1990年的6590.41 km~2不断下降到2018年的2557.90 km~2;水体面积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先是从1990年的317.64km~2增长到2000年的348.36 km~2,而从2000年开始逐渐减少,2018年减少到244.97 km~2。说明在这30年期间,尽管耕地面积在不断增大,绿洲和交错带面积却有所减少。2.沙雅县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1988到2017年沙雅县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熵产生、熵流以及系统总熵变整体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这一时间段里,系统的发展状况基本稳定,系统正朝着合理、有序的方向演化。其中,在1996-2000年以及2014、2017年系统总熵变呈现出小幅度上升的状态,说明在这些年份里系统的发展受到了某些限制。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沙雅县绿洲规模演变的驱动力。结果显示,1988-2017年沙雅县绿洲规模变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是主要驱动因子。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影响因子在绿洲规模变化过程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建立了干旱区绿洲发展规模的适宜度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出沙雅县绿洲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和协调度指数,据此对1988-2017年沙雅县绿洲规模的适宜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0年间,沙雅县绿洲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经济效益指数上升的幅度最大、速度最快,其次为社会效益指数。按照时间顺序,将沙雅县绿洲规模适宜程度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88-1994年,沙雅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的协调度指数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绿洲发展规模的适宜度也从1988年的不适宜逐步发展成为良好适宜;1995-2007年,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度指数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3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有所恶化,导致系统整体协调度指数不断下降,到2007年绿洲发展规模的适宜度转变为勉强适宜;2008-2017年,由于社会效益子系统的发展速度继续回升,3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改善,导致系统整体协调度回归了上升的趋势,绿洲规模也就从2007年的勉强适宜变为适宜及良好适宜。上述模型评价结果与沙雅县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说明本文所提出的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可以为干旱区类似绿洲发展规模的适宜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文关键词沙雅县绿洲 ; 适宜规模 ; 驱动因子 ; 协同论 ; 可持续发展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TU982.2
来源机构新疆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55491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布威艾加尔·买合买提. 新疆沙雅县绿洲发展适宜规模的评价与控制[D]. 新疆大学,202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布威艾加尔·买合买提]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布威艾加尔·买合买提]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布威艾加尔·买合买提]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