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人工林碳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 |
吴利禄 | |
出版年 | 2019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于2018年对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进行了观测,并结合气象与环境要素监测,研究了该生态系统的通量贡献区、碳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变化特征,并分析不同要素对生态系统碳通量和WUE的控制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评估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与数据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梭梭人工林观测到的碳通量来自目标观测区,其中,大气层结稳定条件下的通量源区范围远大于不稳定条件。以典型晴天为例,通量源区日变化规律表现为:从早晨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湍流交换加剧,大气层结向不稳定过渡,源区面积逐渐减小。下午14:00左右以后,湍流交换减弱,大气层结转向稳定状态,源区又开始增大。(2)梭梭人工林在2018年生长季季节尺度上NEE呈现双峰曲线变化,全年固碳量为3.45 g C·m~(-2),表现为弱碳汇;在半小时尺度上,白天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_d)受光合有效辐射(PAR)影响,随着PAR增加而增加,二者呈直角双曲线关系,但当饱和水汽压差(VPD)>2.5 k Pa后,NEE_d随着PAR的增加程度减弱。夜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_n)随温度的升高而增长,温度敏感性系数(Q_(10))值为1.7。整个生长季,各月份无论NEE_d和NEE_n均与土壤温度相关性较强(P<0.01)。(3)梭梭人工林WUE在2018年5、6月和10月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变化,表现为先缓慢升高,下午16:30左右达到峰值,在1.09 g C·kg~(-1)H_2O以上,之后迅速降低。其它月份变化幅度平缓,且处于较低水平,WUE季节变化受降水调控,其生长季总体WUE值为0.74 g C·kg~(-1)H_2O;人工林WUE在半小时尺度上与各气象因子相关性较弱,在日尺度上明显增强,且WUE与净辐射(Rn)、空气温度(Ta)、VPD和风速均呈二次曲线关系,WUE随着各气象因子的增强逐步升高,当达到一定阈值后,WUE开始降低。其中,Rn是控制WUE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本文揭示了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梭梭人工林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碳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动态变化规律及环境影响机理,从而为科学管理我国西北干旱区域人工林生态系统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在内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
中文关键词 | 梭梭人工林 ; 涡度相关 ; 通量贡献区 ; 碳通量 ; 水分利用效率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S718.5 |
来源机构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55294 |
作者单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利禄.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人工林碳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9.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利禄]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利禄]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利禄]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