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BEPS行动对国际避税地的影响研究 | |
罗晓可 | |
出版年 | 2018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学位授予单位 | 安徽大学 |
中文摘要 | 国际避税地,又名避税港、税收绿洲、财政天堂,起源于19世纪初。这类国家或地区由于其优惠宽松的税收政策,往往被跨国纳税人作为国际避税的工具。但在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税收管辖权的大环境下,以OECD为首的经济组织,对国际反避税的研究力度日益加大,而随着大量国际反避税成果的陆续出台,尤其是BEPS行动计划,这项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反避税行动,全方位对国际避税的各种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反避税建议。在这种浪潮下,传统国际避税地的地位和利益先后受到强力冲击,其避税作用可能在未来将越来越有局限性,很多对跨国避税相关业务依赖程度很高的国际避税地甚至将面临经济崩溃的风险,国际避税地曾经的“黄金时代”已不复存在。那么,在全球化的BEPS行动下,国际避税地将会受到哪些影响?国际避税地将面临什么样的困境?这些避税地是否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创新变化和转型升级?本文将主要从国际避税地的角度出发,分为四个章节,讨论BEPS行动对国际避税地的影响及国际避税地的未来转型。首先,本文将简述BEPS行动计划,并讨论国际避税地的前世今生,试图解释国际避税地的形成、发展、特点等;第二,本文将基于近年来国际反避税领域最著名的BEPS行动计划,分为六部分全面讨论该行动计划对国际避税地的影响和限制,分析国际避税地的新困境;第三,在本文的第四章,将提出笔者对国际避税地转型模式的思路,即从区域合作型、保守型、选择型自贸区、进攻型四种可行的未来发展模式分析,试图为国际避税地谋求一条在反避税潮流之下的发展新道路。当然由于作者水平限制,文中难免有所疏漏,尽请谅解。 |
中文关键词 | BEPS行动计划 ; 国际避税地 ; 转型模式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F811.4 |
来源机构 | 安徽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54792 |
作者单位 | 安徽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罗晓可. BEPS行动对国际避税地的影响研究[D]. 安徽大学,201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罗晓可]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罗晓可]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罗晓可]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