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基于RSEI和RSEDI的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成因分析
张旺雄
出版年2020
学位类型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中文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和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是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深刻影响着全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柴达木盆地是我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地理位置特殊、面积广阔、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因此,充分了解区内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因地制宜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并为盆地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对柴达木盆地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5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资料,采用RSEI和RSEDI两种生态环境指数,结合1998-2018年柴达木盆地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综合评价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并探讨影响盆地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从时间变化来看,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RSEI的平均值分别为0.5154、0.5392、0.4885、和0.4769和0.4706;RESDI平均值分别为0.5036、0.5122、0.4857、0.4637和0.4509,表明近21年来,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2)盆地内生态环境质量差异明显,表现为东南部较好、中西部较差的分布态势。1998-2018年,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以略变差为主,且所占面积比例较大,主要集中在盆地中西部,特别是格尔木地区;略变好次之,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和东南部绿洲区;无明显变化面积最小,仅分布在盆地中心的湖泊河流地区;显著变好地区集中在祁连山东段。(3)等级分类及评价表明,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处于较差等级。RSEI评价得出,研究区内较差等级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为83.45%,一般次之,所占面积比例为13.21%,良好所占面积最小,为2.57%,差等级为3.38%;RSEDI评价亦得出区内较差等级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为80.58%,一般等级次之,为13.55%,良好等级所占面积最小,为2.60%,差等级为3.27%。较差等级主要分布在盆地中西部,一般和良好等级主要集中在祁连山东段和盆地东南部绿洲区,且东南部区域存在一般、良好等级向差、较差等级逆转化趋势,也表明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变差。(4)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盆地生态环境质量,但影响程度不同。因子分析表明平均气温对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最大,贡献率为47.61%,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次之,贡献率分别为22.98%和13.02%。提取盆地植被和水体信息发现,植被生长以及水域面积增加对盆地生态环境质量上升影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总人口、建成区面积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第一、第二主成分。此外,采用熵权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赋值得出,近21年间,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对盆地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所占权重为0.258,耕地最小,权重为0.120,进一步探究表明人类活动对盆地生态环境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贡献率高达85.209%。
中文关键词生态环境评价 ; RSEI ; RSEDI ; 主成分分析 ; 柴达木盆地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X821
来源机构西北师范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38463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旺雄. 基于RSEI和RSEDI的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成因分析[D]. 西北师范大学,202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旺雄]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旺雄]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旺雄]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