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基于高光谱的荒漠草原地表微斑块识别研究
朱相兵
出版年2019
学位类型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中文摘要草原地表微斑块主要包括裸地、鼠洞和沙斑。裸地是草原土壤退化的起点,下一步将退化为成片沙斑,鼠洞是加剧草原退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所以,国家标准均以裸地面积和鼠洞面积分别占草原总面积的比例为主要依据。然而多年来这一数据的获得一直延续着人工调查的方法,费时费力,无法满足大面积的草原退化和鼠害监测的需要。本研究试验区域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境内典型荒漠草原,在自然光下采集高光谱地面数据,利用光谱指数阈值法探寻微斑块的光谱信息分布区间及最佳分割阈值,进而对草原地表微斑块进行高精度识别。本文以荒漠草原地表微斑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广泛的三种植被指数(RVI、NDVI、SAVI)对地面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阈值法对试验区微斑块的光谱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上述三种指数无法有效识别鼠洞与裸土。本研究提出并首次应用了基于高光谱荒漠草原的微斑块指数阈值法(Micro-plaque Index Threshold,MPI-T),克服了由于草原地物分布的随机性和图像背景的复杂性所造成的分类精度低的难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斑块指数阈值(MPI-T)法可使草原地表微斑块的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2.6%,Kappa系数达到0.889,满足草原地表微斑块的高光谱识别要求。本研究提出的微斑块指数阈值法(MPI-T)为利用高光谱遥感进行草原鼠害的监测与防控,以及草原退化监测与定量反演提供了初步的方法与依据。
中文关键词高光谱 ; 荒漠草原 ; 地表微斑块 ; 植被指数 ; 阈值法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S812.6;TP751
来源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37832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相兵. 基于高光谱的荒漠草原地表微斑块识别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朱相兵]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朱相兵]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朱相兵]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