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乌拉特中旗荒漠草原优势灌丛地上生物量分析及预测模型
郭威星
出版年2019
学位类型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中文摘要荒漠草原为草原中最旱生的类型,是荒漠和典型草原之间的过渡缓冲带。本文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荒漠草原几种典型灌丛群落为研究对象,在对群落类型、物种组成及生境条件调查的基础上,测定典型灌丛的株高、株数、冠幅、盖度;采用样方收获法测定典型灌丛的地上生物量,分析灌丛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因子的关系,并以冠幅面积及体积建立8种典型灌丛地上生物量的估算模型。主要结果如下:(1)乌拉特中旗荒漠草原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组成比较单一,主要以旱生及强旱生的灌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及丛生草本为主。灌丛群落的建群种及优势种主要以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垫状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驼绒藜(Ceratoides lafens)及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为主。(2)灌丛群落的地上生物量介于21.31 g/m2~257.74 g/m2之间,平均为71.32 g/m2。其中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灌丛群落地上生物量最大,而驼绒藜群落的地上生物量最小。灌丛的地上干鲜比介于30.83%~66.03%,平均为49.90%。其中短叶假木贼灌丛的平均值最小,而垫状锦鸡儿灌丛的平均值最大。(3)乌拉特中旗荒漠草原灌丛植被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含水率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176,P0.05)。(4)狭叶锦鸡儿、驼绒藜、红砂(Reaumuriasongarica)灌丛地上生物量预测最佳变量为冠幅面积(P<0.01)、且相关系数除霸王及短叶假木贼之外均在0.80以上。(5)红砂、珍珠猪毛菜、小果白刺灌丛的地上生物量预测较理想的是幂函数模型。二次函数回归模型是霸王、短叶假木贼、狭叶锦鸡儿、甘蒙锦鸡儿、驼绒藜灌丛的地上生物量预测较理想的模型。通过实测值检验,证明其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中文关键词乌拉特中旗 ; 荒漠草原 ; 灌丛群落 ; 生物量 ; 预测模型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S812
来源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37809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威星. 乌拉特中旗荒漠草原优势灌丛地上生物量分析及预测模型[D].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威星]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威星]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威星]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