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不同干扰程度下巴音温都尔沙漠球果白刺灌丛沙堆特征的研究 | |
郭向东 | |
出版年 | 2019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学位授予单位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中文摘要 | 以巴音温都尔沙漠中度干扰(约1峰骆驼/hm2)、轻度干扰(约0.6峰骆驼/hm2)、自然状态(0峰骆驼/hm2)的球果白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灌丛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干扰程度下球果白刺灌丛沙堆形态特征、分布格局、灌丛沙堆表层土壤粒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干扰程度对巴音温都尔沙漠球果白刺灌丛沙堆特征的影响,阐明生态保护措施对巴音温都尔沙漠球果白刺群落的重要意义。得出结果如下:(1)球果白刺灌丛沙堆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趋势明显:在中度干扰的群落,3-4m、19-25m的尺度下球果白刺为聚集分布,其他为随机分布;轻度干扰的群落,12-13m的尺度下球果白刺为聚集分布,其他为随机分布;自然状态下,球果白刺的分布表现为随机分布。(2)随着干扰程度的降低,沙堆发育越来越好。从中度干扰的群落到自然状态的群落,随着干扰程度的降低,沙堆水平尺度与沙堆高度的R2依次为0.4605、0.4656、0.5369。干扰只改变了沙堆的大小,并没有改变沙堆的发育机制。随着干扰程度的降低,沙堆高度与水平尺度逐渐协同增加。(3)球果白刺表层粒径随着干扰程度的降低在增加。从中度干扰的群落到自然状态的群落,随着干扰程度的降低,球果白刺灌丛的平均粒径在不断增加中(221.3μm、243.7μm、268.1 μm)。在不同干扰的群落中,极细砾基本分布在各个方向的底部和灌丛间地。自然状态下的沙堆极细沙为主要组成成分,其次为中沙、细沙,其他两个干扰程度下,极细沙为主要组成成分,其次为细沙。(4)轻度干扰(0.6峰骆驼/hm2)会对球果白刺群落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因而建议将放牧的骆驼控制在0.6峰骆驼/hm2以下。 |
中文关键词 | 球果白刺 ; 空间格局 ; 灌丛形态 ; 粒径分布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S288 |
来源机构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37707 |
作者单位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郭向东. 不同干扰程度下巴音温都尔沙漠球果白刺灌丛沙堆特征的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向东]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向东]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向东]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