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黑河西大湖湿地水文变化对土壤物理特性和植被群落影响研究
刘睿明
出版年2019
学位类型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中文摘要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内陆荒漠湿地生态系统,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黑河下游的水源涵养地。在气候变化及湿地生态安全普遍受到威胁的大背景下,黑河保护区沼泽湿地水文、土壤以及植被状况也随之发生改变。为此,本文选取保护区内一处典型草本沼泽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在湿地设置固定样地,对湿地水文、土壤及植被开展连续三年的定点野外调查、监测工作。通过相关分析,阐明保护区草本沼泽湿地地下水埋深和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探讨地下水埋深变化对土壤物理特性和植被群落的影响,揭示“水文变化-土壤物理特性-植被群落”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对策、建议,为湿地水资源的合理开采提供参考,对湿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湿地水文要素时空变化湿地不同区域地下水埋深空间差异大,随时间变化表现为夏秋深、冬春浅,年均值2016年(42.28 cm)>2017年(38.88 cm)>2015年(34.33 cm);土壤含水量年均值2015年(46.79%)>2016年(45.36%)>2017年(43.10%),年际变化不显著(P>0.05),但存在下降趋势;土层深度为0~20 cm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相关程度最高。(2)土壤物理特性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随着地下水埋深加深,土壤粉粒含量降低(P<0.01),砂粒增加(P<0.01),而粘粒变化较小;在水埋深浅、中、深三个区域土壤质地类型分别为粉质粘壤土、粘壤土和砂质粘壤土,土壤质地逐渐加重;土壤容重随地下水埋深的加深逐渐增大,孔隙度和持水量均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加深而减小;大部分土壤物理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
中文关键词湿地水文 ; 土壤物理特性 ; 植被多样性 ; 生物量 ; 演替规律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S152;Q948;X36
来源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37677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睿明. 黑河西大湖湿地水文变化对土壤物理特性和植被群落影响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201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睿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睿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睿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