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植物根功能属性的组织方式及进化趋势 | |
马泽清; 郭大立; 徐兴良; 卢明镇; Richard D.Bardgett; David M.Eissenstat; M.Luke McCormack; Lars O.Hedin | |
中文摘要 | 长期以来,植物进化理论主要是基于对叶片、花等地上部分的认识,而对地下根系结构和功能在进化过程中如何组织却鲜为人知。我们经过长期的积累,收集了全球369种植物一级根数据,揭示了全球根系生物地理格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植物进化理论:在长达4亿年的植物进化过程中,地下吸收根朝更加高效、独立的方向进化,促进了植物的传播。从热带雨林到荒漠,植物吸收根直径整体在变细,倾向于更加灵活的构建方式,对共生真菌依赖性降低,通过该方式,植物单位碳投资的资源获取效率得以优化,从而能够高效地捕获稍纵即逝的水分和养分,增强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水分供应充足的热带雨林,根的设计对水力安全性考虑较低,细根和粗根物种共存,很多系统发育较古老的物种得以保存:而在水分胁迫较强的草原和荒漠,由于季节性资源供应方式不稳定,根系多样性下降。该工作揭示了隐秘在地下的适者生存的规则,在全球尺度证明了根效率是植物进化的动力,对于理解植物资源获取策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 |
中文关键词 | 吸收根 ; 植物进化 ; 地下生态学 ; 共生真菌 ; 植物功能属性 |
来源出版物 | 2018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 |
出版年 | 2018 |
页码 | 1 |
中图法分类号 | Q941 |
资源类型 | 会议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37173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Princeton University;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马泽清,郭大立,徐兴良,等. 植物根功能属性的组织方式及进化趋势[C],2018: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马泽清]的文章 |
[郭大立]的文章 |
[徐兴良]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马泽清]的文章 |
[郭大立]的文章 |
[徐兴良]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马泽清]的文章 |
[郭大立]的文章 |
[徐兴良]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