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中国温带草原主要植被类型的叶经济谱研究 | |
其他题名 | Research on Leaf Economics Spectrum of the Main Vegetation Types in Temperate Steppe, North China |
陈莹婷 | |
出版年 | 2015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许振柱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文摘要 | “叶经济谱(leaf economics spectrum, LES)”是指植物叶器官水平上一系列相互联系、协同变化的功能性状组合,同时也能数量化地表示一系列有规律地连续变化的植物资源权衡策略(trade-off),并可通过叶的寿命、结构、化学、生理等功能性状指标的变化范围及相互的数量关系具体地表现出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功能性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植物的权衡策略。 当前,全球变化现象持续发生,气候变暖不断加剧,这对我国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服务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方法来探讨草原面临的科学问题。而叶经济谱的理论思想,或许是我们重新审视温带草原生态学问题的一个合适切入口。 本研究在我国北方温带草原内蒙古地带的三个植被类型区中开展实验,最终获得289份、248种植物的叶功能性状数据,共涉及36科、94属和四种生活型、三种光合作用途径,并选取了其中9个性状指标进行研究,分别是比叶面积(SLA)、比叶重(LMA)、叶氮含量(Nmass、Narea)、净光合速率(Pnmass、Pnarea)、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水分利用效率(WUE)、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然后从群落水平和群落内不同植被类型水平对性状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差异性和主成分分析,从系统发育分类学、植物功能型的角度去探讨功能性状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演变规律和趋势。经过统计分析和初步讨论,得到以下结果: (1)群落水平的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联系:结构性状与其他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但只与Narea的相关性较强(R>0.7);叶氮含量与其光合生理和荧光动力学性状的关系并不紧密;净光合速率与PNUE间有着极显著的强正相关关系;ΦPSⅡ与其他8个叶性状指标的相关程度十分低,本研究条件下它不适合用于叶经济谱研究。 (2)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分类群、不同功能型的植物功能性状间的差异:三种植被类型的植物各个指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的植物功能性状多数分别处于温带草原叶经济谱的两端;不同科、属和不同生活型、光合途径型的植物功能性状间或存在(极)显著差异,或差异不显著。 (3)温带草原及其主要植被类型区,植物的功能性状组合情况和叶经济谱:我国温带草原同样存在叶经济谱,并且属于全球叶经济谱的一部分;温带草原不同植被类型区的叶经济谱在全球叶经济谱中处于不同位置,但从草甸、典型到荒漠草原连续变化、相互过渡,揭示了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以及权衡策略的演变规律。经过综合性分析和讨论,本文初步阐明了北方温带草原及其主要植被类型的叶经济谱。 |
英文摘要 | \ |
中文关键词 | 功能性状 ; 权衡策略 ; 演变 ; 数量化 ; 温带草原 ; 叶经济谱 ; 植被类型 |
英文关键词 | functional traits trade-off evolution quantification temperate steppe leaf economics spectrum (LES) vegetation type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来源学科分类 | 生态学 |
来源机构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8763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莹婷. 中国温带草原主要植被类型的叶经济谱研究[D].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莹婷]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莹婷]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莹婷]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