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西北旱区春玉米滴灌施肥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邹海洋
出版年2019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张富仓 ; 范军亮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文摘要西北旱区光热资源丰富,利于作物实现高产。然而该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肥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发展水肥高效利用的现代农业一直受到制约。近年来,随着农业集约化的推进,西北地区玉米生产发展迅速,采用滴灌施肥技术逐渐增多,在水资源短缺的西北地区,如何利用滴灌施肥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对于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和201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试验站开展了不同滴灌施肥水肥耦合田间试验,以期探索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滴灌施肥模式。利用两年的大田试验,以春玉米“强盛5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水水平,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I_(60)、I_(75)、I_(90)、I_(105)和I_(60)、I_(80)、I_(100)、I_(120);4个施肥水平:F_(60)、F_(120)、F_(180)和F_(240),共16个处理。对不同滴灌施肥水平春玉米生长、产量及构成要素、根系指标、水分利用效率、氮磷钾利用效率、氮磷钾累积量、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地区不同滴灌施肥处理春玉米生长特性、干物质累积规律、根系分布规律、土壤水热分布规律及水肥消耗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春玉米相对根长密度分布模型,利用HYDRUS-2D模拟和验证了不同滴灌施肥春玉米土壤水热运移规律。具体结果如下:(1)探究了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肥供应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机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2015和2016年不同水肥处理春玉米株高、茎粗均随灌水量和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分别在I_(105)F_(240)和I_(120)F_(240)处理取得最大值。两年LAI均表现出―递增-平台-降低‖的规律。两年根干物质量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在F_(180)施肥水平达到最大值,施肥量过大不利于根系生长。从根冠比来看,两年根冠比均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随施肥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均在I_(60)F_(120)处理取得最大值。作为直接反映作物群体―源-库‖关系的收获指数,2015年和2016年灌水和施肥对春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钾素>氮素。就氮肥而言,用量为120 kg N ha~(-1)时,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最高,当氮肥用量增加到240 kg N ha~(-1)时,氮素利用效率降低了13.1%。磷肥施用范围为30~60 kg P_2O_5 ha~(-1)时,更有利于磷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过量施用钾肥会造成植株对钾的奢侈吸收,降低产量,使钾素利用效率降低,当钾肥施用量从30 kg K_2O ha~(-1)增加到120 kg K_2O ha~(-1)时,钾素利用效率下降了25.2%。春玉米籽粒对不同养分摄取量反应出植株对于养分的需求比例,不同水肥处理春玉米籽粒的氮磷钾摄取量比值平均为1:0.21:0.39。(3)探究了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肥供应对春玉米各生育期根系分布规律,建立了考虑水肥耦合下春玉米相对根长密度分布模型。春玉米各生育期根系特征参数与产量和地上部总干物质量均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小按生育期排序表现出灌浆期>大喇叭口期>成熟期>小喇叭口期规律,保证大喇叭口至灌浆期合理的水肥供应最为重要,其次是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播种至小喇叭口期和灌浆至成熟期2个生育阶段有较大的节水节肥潜力。建立滴灌不同水肥供应春玉米相对根长密度(NRLD)分布模型,发现春玉米NRLD与土壤相对深度呈现显著的三阶多项式函数。运用NRLD分布模型估算相对深度根系分布比例,从估算结果可以看出,根系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地表至相对根系扎深1/3处根长占总根长比例平均达73.6%,地表至相对根系扎深1/2处根长占总根长比例达82.8%。(4)揭示了不同水肥供应春玉米根区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基于HYDRUS-2D模型模拟和验证了滴灌施肥条件下玉米农田的水热运移规律。不同灌水量春玉米小喇叭口至成熟期土壤表层下5 cm日均温度差异显著。同一灌水处理不同土层在苗期取得最大温差,拔节期次之。T1点土壤温度离散程度要大于其他位置点,中位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而降低;相同位置土壤温度中位值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采用HYDRUS-2D模型模拟滴灌春玉米土壤水热运移,发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I_(60)、I_(75)、I_(90)和I_(105)灌水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模拟值与实测值n-RMSE介于11.9~21.3%,其他土层模拟值与实测值n-RMSE均小于20%。表层土壤(5cm)土壤温度的RMSE随着灌水量增加而降低,其他土层RMSE随着灌水量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均在I_(90)处理取得最小值。土壤温度标准差化均方根误差(n-RMSE)除了I_(60)处理在表层土壤5cm处大于10%(为14.0),其他灌水处理各土层均小于10%,模拟效果均为极好水平。(5)研究分析了滴灌施肥条件下春玉米产量、干物质量、水分利用效率、肥料偏生产力及经济效益指标的水肥耦合效应。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和求解了单目标的二元二次方程,2015年和2016年灌水量和施肥量作为自变量的春玉米产量、地上部干物质量、WUE、PFP和净收益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均达极显著水平(P
中文关键词春玉米 ; 滴灌施肥 ; 产量 ; 根系 ; NRLD分布模型 ; 水肥利用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9844312.nh&DbName=CDFD2019
来源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812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邹海洋. 西北旱区春玉米滴灌施肥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邹海洋]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邹海洋]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邹海洋]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