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绿洲城市“三生空间”时空分异评价研究
陈文皓
出版年2019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张军民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中文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的扩张与生态空间用地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烈。以石河子市为例的绿洲城市地区“三生空间”时空分异评价研究不仅对石河子市的国土配置优化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因此选取石河子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本文选择了2000年、2010年和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利用ENVI软件的图像解译功能和ArcGIS制图与分析功能获得了三个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并对土地利用类型重分类,划分出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一级和二级的分类数据集。通过对石河子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特征的深入分析,进行了“三生空间”评价,并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石河子市“三生空间”的分布面积大小为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其三生功能是以生产空间为主、生态空间次之,生活空间最末。由于石河子市南部为山地,东部边缘为玛纳斯河,因此石河子市生态空间多分布于此;河流生态空间与城区东部生产空间相互交汇;生活空间分布于交通便利的G312国道、G30连霍高速等道路旁,且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相互交错分布。(2)2000-2015年间,石河子市生产空间面积逐期减少,但相对稳定;生活空间面积逐期增加,且幅度较大;生态空间用地在2010年较2000年减少了90.78hm~2,之后在2015年增加了26.11hm~2。(3)政策与全球化的因素对石河子市“三生空间”用地的布局影响加深。2000-2010年10年间,随着WTO的加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石河子市生产空间迅速向东部和北部延申,并大量占据了生态空间用地。2010-2015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因此2015年生态空间分布面积较2010年有所回升。(4)2000-2010年、2010-2015和2000-2015年三个时间段“三生空间”用地彼此间有对换特征。本文的成果与结论可以为后来研究者借鉴,并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数据成果以期可以为石河子市的“三生空间”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提供有限的理论基础,为国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建议。在“三生空间”的划分、界限的设定等相关分析中,可以加强土地利用功能性的鉴别、功能权衡等研究。
中文关键词“三生空间” ; 土地利用功能 ; 分类体系 ; 空间评价与优化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9662484.nh&DbName=CMFDTEMP
来源机构石河子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8107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文皓. 绿洲城市“三生空间”时空分异评价研究[D]. 石河子大学,201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文皓]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文皓]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文皓]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