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丝绸之路绿洲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 |
赵柏伊 | |
出版年 | 2018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任云英 |
学位授予单位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文摘要 | 新疆处于北、中、南三条古丝路通道交汇之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哈密是“核心区”的东部门户城市,承担重要的区域联通作用。哈密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其在历史上曾是“陆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新疆地区特有的干旱气候条件、多元民族与地域文化差异造就了哈密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格局。但由于民国以来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哈密城市空间形态产生了诸如兵-地矛盾突出、开发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失衡、文脉特色遗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哈密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具有一定典型性,研究哈密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及其动力影响机制对于哈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方式的选择十分必要。同时,对于探寻新疆地区其他丝路绿洲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哈密城市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为依托,以时间线作为横向轴线,城市各个功能要素为纵向切入点展开研究。首先,将哈密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研究时期并总结出其阶段性特征,即1)1912——1959年,单中心集聚发展阶段(自我演替);2)1959——1992年,双中心聚合发展阶段(交通主导);3)1992——2015年,多中心组团发展阶段(产业主导)。其次,论文分别从哈密城市内部空间及外部形态轮廓两个层面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论为:1)多行政主体主导下城市“跳跃式”空间形态演变特征;2)区域交通影响下城市空间从轴向到圈层式扩张特征;3)干旱绿洲区城市从依水而建到以水为心的发展特征;4)城市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资源依赖型产业扩张特征。最后,基于自然生态、交通发展、政策制度、产业经济四个层面深度剖析了哈密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影响机制,并从城市空间扩张模式、地方-兵团发展关系、绿洲生态协调、内部功能组织、历史文脉延续五个方面提出了哈密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策略。 |
中文关键词 | 城市空间形态 ; 绿洲城市 ; 演变 ; 哈密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8863008.nh&DbName=CMFD2019 |
来源机构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7858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柏伊. 丝绸之路绿洲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柏伊]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柏伊]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柏伊]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