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荒漠草原中间锦鸡儿冠层水文过程研究 | |
古君龙 | |
出版年 | 2018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杨新国 ; 王磊 ; 陈林 |
学位授予单位 | 宁夏大学 |
中文摘要 | 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别是茎流富集效应是旱生灌木适应干旱生境的一种生态水文过程机制。研究荒漠草原退化人工柠条林(中间锦鸡儿)冠层降水再分配的过程与格局,对阐明土壤旱化背景下带状人工柠条林植被格局维持的生态水文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形态因子是决定冠层降水再分配与富集效率的关键要素。从实践的角度,形态退化也是人工林退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与土壤旱化相伴相生。形态退化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灌木的生态水文特性,对于深入剖析旱化成龄人工林的稳定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荒漠草原带状人工柠条林的典型退化灌丛为对象(退化组),以临近的自然散生中间锦鸡儿群落的天然灌丛为对照(健康组),在灌丛形态结构对比分析基础上,分别开展了冠层降水再分配格局,穿透雨及其空间分布,茎流及其与形态因子的关系,茎流水文统计模型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中间锦鸡儿形态结构特征相对于散生的中间锦鸡儿,行生的中间锦鸡儿形态退化明显。统计分析表明,退化组中间锦鸡儿的冠幅、基径、分枝角度、枝长、叶面积、冠幅面积均显著低于健康组,但是在灌丛尺度上,其地径、分枝数却大于健康组中间锦鸡儿。分枝尺度形态结构指标因子聚类分析表明,健康组33个形态结构因子指标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即整体分枝属性指标组,分级分枝属性指标组和叶构件指标组。倒梯形结构参数与各类指标都有关联,且相对分散,具有较高的综合指示价值,可以看做整个分枝的微缩。退化组也可大体聚为三类,包括以分枝总体内在格局指标组、叶面积指标组和分枝数量指标组。相对而言,形态退化对分枝形态结构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枝构件与叶构件的联系弱化。其次,倒梯形结构因子的综合指示价值弱化。第三,分枝构件属性指标间内在关联性弱化,分枝发生与枝叶构件协调建成的正常过程被打破。(2)冠层降水再分配格局实验期间共监测降水事件26次,单次降雨最小值为0.2 mm,最大值为40.2 mm。茎流、穿透雨、截留水占总降雨量的百分比均值分别为8.4%(CV=56%)、73.4%(CV=19%)和18.2%(CV=22%)。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截留水的变化不大,穿透雨呈现出类指数性增加趋势。当降雨量小于4.4 mm时,茎流可忽略不计;降雨量在6.0~14.8 mm时,茎流随降水增加而明显增加(0.4~2.0 mm);当降雨量大于24.4 mm时,茎流量趋于稳定(3.8~4.6 mm),平均值为4.2 mm。小降水条件下,形态变化对降水的再分配格局影响不大;当降水大于5 mm时,健康组截留损失比例相对更高,茎流比例明显降低。穿透和截留差值对降雨强度变化不敏感;但是当降雨强度大于0.90 mm/h时,退化组的茎流比例明显提高。就均值而言,健康组茎流、穿透雨、截留占总降雨量比值分别为8.5%、66.7%和24.8%。退化组分别为8.7%、75.4%和15.9%。在灌丛尺度上,形态退化显著降低了冠层降水的截留损失,同时显著增大了穿透雨比例,但是对茎流无显著影响。(3)穿透雨水文过程健康组穿透雨百分比7.9%~87.4%,退化组为25.4%~88.9%,变异系数分别为29%和17%。穿透雨量均值分别为7.13 mm和7.38 mm。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与穿透雨量都具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 |
中文关键词 | 中间锦鸡儿 ; 冠层水文过程 ; 茎流水文统计模型 ; 形态退化 ; 荒漠草原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8313326.nh&DbName=CMFD2019 |
来源机构 | 宁夏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7787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古君龙. 荒漠草原中间锦鸡儿冠层水文过程研究[D]. 宁夏大学,201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古君龙]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古君龙]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古君龙]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