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干旱区典型夯土遗址径流型冲沟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
王冠众 | |
出版年 | 2018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崔凯 |
学位授予单位 | 兰州理工大学 |
中文摘要 | 西北干旱区分布着大量的夯土遗址,其中明长城夯土遗址是至今保存相对完整,具有极高的艺术与科研价值的大型夯土遗址建筑,明长城夯土代表了当时先进的夯土建造工艺,将中国传统的夯土技术推到了顶峰。然而,在复杂的环境因素长期作用下明长城夯土遗址上发育有多种类型的病害。这些病害的存在已然给明长城遗址的赋存安全带来威胁;在发育的众多病害中,冲沟给土遗址带来的危害是较为典型和突出。发育在土遗址之上的冲沟按照形成原因可以分为裂隙型冲沟和径流型冲沟,裂隙型冲沟是在原有裂隙的基础上在降雨作用下进一步发展成为冲沟,而径流型冲沟是首先在遗址顶部低洼处汇水,发生溯源侵蚀,而后沿墙体薄弱处产生径流侵蚀并垂直节理发育所形成的冲沟病害。径流型冲沟病害在明长城夯土遗址上发育数量之多、发育程度之高已然使其成为影响明长城遗址赋存安全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径流型冲沟的影响因素和发育机理的研究亟待开展。因此,研究从环境因素和夯土自身性质两个方面入手,通过野外勘察、数据收集与整理并结合室内实验运用回归分析和熵权灰色关联法对影响西北干旱区径流型冲沟的发育特征与影响因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17处明长城遗址段落径流型冲沟测量指标和冲沟数量的勘察与统计,并结合降雨指标,发现单一的测量指标在对径流型冲沟发育的活跃程度评价上不能得到统一的标准,后经分析与计算提出两个表征冲沟发育线密度和所处发育阶段及其活跃程度的特征指标,分别为线性冲沟率和收缩率。(2)通过对17处明长城遗址段落分布区域影响冲沟发育活跃程度的环境影响因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夯土自身性质的实验研究。发现从互助到嘉峪关降雨指标、温度指标等表现出规律性的增加、减少或集中分布。夯土自身性质主要差异性表现在物理、水理与力学性质上。在物理性质方面,遗址夯土的天然含水率均在3%以下,普遍较小,而天然密度较大;液性指数均小于0,在-0.11~-1.94之间,各研究地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特性。在水理性质方面,崩解速率在0.001~1.67g/s之间,最大崩解速率与最小速率差异较大。在力学性质方面,粘聚力在3~361kPa之间,最大粘聚力和最小粘聚力差异性显著。(3)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各个影响因素与冲沟特征值的数学方程式,并从8个影响因素中确定6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年均降雨量、年均日极端降雨量、年均气温日较差、崩解速率、液性指数和粘聚力。各个主要影响因素与特征值之间服从一定的指数函数分布,判定系数均大于0.9。(4)为了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在系统内的关联程度的大小以及等级的排序,引入熵权灰色关联法,这也是信息熵原理在冲沟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中的首次应用,既对回归结果提供了佐证同时也确定了系统内各个影响因素的关联大小,经分析西北干旱区径流型冲沟6个影响因素和2个特征值构成的系统内影响因素关联大小为崩解速率>液性指数>粘聚力>年均气温日较差>年均降雨量>年均日极端降雨量,具有一定的归一性。在降雨量相对大的地区土体抗蚀能力较强,冲沟发育的数量及活跃程度较小,进一步说明在冲沟发育的过程中,遗址夯土自身影响因素的作用比环境因素更为显著。 |
中文关键词 | 夯土遗址 ; 径流型冲沟 ; 特征值 ; 回归分析 ; 熵权灰色关联法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8956442.nh&DbName=CMFD2018 |
来源机构 | 兰州理工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7702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冠众. 干旱区典型夯土遗址径流型冲沟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201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冠众]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冠众]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冠众]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