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短期围封对河西走廊盐化草甸植物及土壤的影响 | |
彭振玲 | |
出版年 | 2018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徐世健 |
学位授予单位 | 兰州大学 |
中文摘要 | 全球干旱区所占面积甚广且生态地位极为重要,其现状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过度放牧是干旱区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为此常采用围栏封育、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进行植被和土壤恢复。关于围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草原生态系统,对于干旱区盐化草甸的研究相对较少。我国西北干旱区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形成了特殊的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盐渍化现象十分突出。探讨围栏封育对于盐化草甸植物及土壤的恢复效果,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干扰对荒漠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对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研究以甘肃河西走廊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的盐化草甸为研究区域,以优势植物黑果枸杞及骆驼刺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3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及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围封对盐化草甸典型植物个体、群落及土壤的影响,主要关注以下问题:(1)通过对样方内植物高度、盖度等形态特征的观察测量,并结合叶片主要养分特征和植物生物量,研究围封对植物个体生长的作用;(2)连续观测研究区内植物群落的生长状况,探究围封对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的影响;(3)比较自由放牧和围封区的土壤及植被特征,探究围封处理对盐化草甸土壤和植被的特征及关系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短期围封处理显著提高了盐化草甸植物群落的生产力水平。围封处理3年后,围封区与自由放牧区的植物密度没有明显差异,但围封区的植被盖度、平均株高及当年生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2)围封处理显著增加了骆驼刺的叶片干物质含量,降低了骆驼刺的比叶面积,这说明骆驼刺可能更易被食草动物采食,所以排除放牧压力后骆驼刺叶片的质量有明显增加。围封后骆驼刺叶片氮磷比无显著变化,但黑果枸杞叶片氮磷比显著降低,这说明在养分贫瘠的盐化草甸,骆驼刺比黑果枸杞更能维持体内氮元素的稳定状态。(3)围封处理后两种植物的叶片密度及棘刺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均明显降低。另外,骆驼刺的果实生物量分配比显著高于黑果枸杞,黑果枸杞对茎的生物量分配显著高于骆驼刺,这可能与二者的生活型有关,骆驼刺的地上部分为一年生而黑果枸杞则为多年生植物,因此两种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和繁殖投入策略。(4)围封显著增加了土壤交换性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含量,导致土壤电导率的升高,这可能是由于深层土壤中的可溶性阳离子随地下水向上移动造成的。综上所述,围封处理有利于干旱区盐化草甸优势植物骆驼刺和黑果枸杞的生长和繁殖,与黑果枸杞相比,骆驼刺更容易受到放牧的干扰,且围封后恢复较快。短期的围封处理对干旱区盐化草甸土壤的改良作用不明显。 |
中文关键词 | 盐化草甸 ; 围封 ; 自由放牧 ; 植物 ; 土壤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8979689.nh&DbName=CMFD2018 |
来源机构 | 兰州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7685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彭振玲. 短期围封对河西走廊盐化草甸植物及土壤的影响[D]. 兰州大学,201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彭振玲]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彭振玲]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彭振玲]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