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岩风的遗传多样性与谱系地理学研究
王平
出版年2017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刘建军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文摘要岩风(Libanotis buchtormensis(Fisch.)DC.)为伞形科(Umbelliferae)岩风属(Libanotis Haller ex Zinn)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为秦岭地区“太白七药”之一,俗称“长春七”。该物种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和中亚山地,东亚的温带森林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其自然分布区呈现西北荒漠区两侧的间断分布,而且居群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变异。目前,岩风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其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也并不明朗。本研究在广泛采样基础上,利用多种分子遗传标记(ISSR、cpDNA和rpb2)对岩风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冰期避难所和居群历史动态分析,探讨了其间断地理分布式样的形成原因。此外,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结合高效液相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建立了岩风不同地理分布区居群的化学多样性评价体系。将遗传多样性、化学多样性数据和生态位模型结果相结合,系统地阐释了不同分布区岩风资源的异同,为岩风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有效建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采自涵盖岩风自然分布区的19个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5条多态性条带,占总扩增带的90.58%。岩风在物种水平上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0.298),但是居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低(h=0.110)。基于遗传距离的NJ聚类、贝叶斯算法的STRUCTURE聚类以及主坐标分析,都支持将岩风的19个自然居群分为两组,来自新疆的居群聚为NW组,来自秦岭(陕西、甘肃)和四川的居群聚为SE组,秦岭和四川地区居群可细分为两个亚支,聚类结果和地理分布格局相对应。AMOVA分析表明岩风居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68.5%)。Mantel test检验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显著相关(r=0.76,P
中文关键词岩风 ; 遗传多样性 ; 谱系地理学 ; DNA条形码 ; 生态位模型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7100368.nh&DbName=CDFD2017
来源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7402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平. 岩风的遗传多样性与谱系地理学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