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基于3S的叶尔羌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定量评估
古丽孜巴·艾尼瓦尔
出版年2016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中文摘要本论文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理论。计算出了叶尔羌河流域近25年的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并分析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然后用生态压力指数对研究区生态安全进行评价。预测了各区域未来20年的生态安全状况。主要结论如下:(1)用四幅图片的相关信息分析出了研究区的LUCC变化情况。其中耕地面积增长的最快,在当地人类不合理使用研究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以31.3922%的变化幅度增长了229875.4hm2;其次是水体面积增长了24016.84hm2,变化幅度为14.6707%,是因为研究区内耕地面积的增加为了灌溉农田而修建了水库。(2)计算出了区域的ESV。有了区域的ESV及其变化。研究期内的当地ESV有减少的趋势。比89年减少了26460万元。年均损失为1058.4万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减少的。(3)本文引用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基础上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叶尔羌河流域1989-2014年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1989-2014年间,叶尔羌河流域人均生态足迹呈现逐渐增加趋势,且从1989年的1.9543hm2/人增加到2014年的7.8086hm2/人增加了3.9倍叶尔羌河流域人均生态足迹主要组成部分的人均耕地与人均草地生态足迹之和占人均生态足迹的85%以上,且该比例有进一步增加趋势。(4)叶尔羌河流域1989-2014年人均生态容量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叶尔羌河流域人均生态容量组成不平,其中占有量大的为水域生态容量,耕地生态容量,占该年生态容量总量的比例均在75%以上。研究区内各项人均生态容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规律,从人均生态容量的大小上看,水域生态容量>耕地生态容量>未利用地生态容量>草地生态容量再往下就是建设用地生态容量与林地生态容量。(5)在1989-2014年叶尔羌河流域生态压力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1989年的-0.45299上升到2014年的1.831626。叶尔羌河流域安全表征状态在1989年为较安全,1999年为稍不安全,2009年稍不安全,2014年很不安全。安全等级的下降说明研究区在近25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在不断上升,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受到严峻挑战。除此之外,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植被破坏严重,森林群落退化等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导致的研究区生态系统脆弱性也是研究区生态安全等级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文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生态足迹 ; 生态安全 ; 叶尔羌河流域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6903719.nh&DbName=CMFD2017
来源机构新疆师范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700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古丽孜巴·艾尼瓦尔. 基于3S的叶尔羌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定量评估[D]. 新疆师范大学,201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古丽孜巴·艾尼瓦尔]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古丽孜巴·艾尼瓦尔]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古丽孜巴·艾尼瓦尔]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