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放牧方式对温带半干旱区人工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研究
岳泓宇
出版年2016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梅宝玲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中文摘要本研究在2012年7月-2015年7月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内蒙古半干旱区人工草地三种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野外观测,实验设置三种不同放牧方式,分别为连续放牧(CG)、划区轮牧(RG)及禁牧对照(CK)。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不同放牧处理下的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呼吸年总量为4.3-14.3tC ha-1,年度尺度上均表现为CH4的汇(年吸收总量在1.3-1.5kg C ha-1之间),N2O的源(年排放总量在0.05-0.7 kg N ha-1间)。观测期间CG、RG及CK处理区生态系统呼吸及CH4通量在三个观测年间均有较为明显的相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均为在冻结期排放(或吸收)低,生长期排放(或吸收)强,其生长冻融期的排放(或吸收)居中,而N20通量则出现了较明显的年际间差异,甚至在第二、三观测年观测到了大量的负通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及土壤湿度(用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表示,下同)是影响人工草地三种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在三个放牧处理中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温度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湿度均呈极显著的驼峰型相关关系(P<0.01)。甲烷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而甲烷通量与土壤湿度在CG(P0.1)及CK(P<0.01)是非线性相关关系,其中RG二者的相关性不显著。在三个放牧处理(CG、RG、CK)中氧化亚氮通量与土壤湿度均与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而仅在CK处理区中发现了氧化亚氮通量与土壤温度的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在CK处理区三种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铵态氮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在CG区仅氧化亚氮通量与土壤铵态氮含量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在RG处理区仅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铵态氮含量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而土壤硝态氮含量则在观测期间均未表现出与三种温室气体通量任何的相关关系。年度范围上放牧处理区(CG、RG)与对照区(CK)生态系统呼吸及氧化亚氮通量有显著差异(P0.05)。
中文关键词温室气体 ; 人工草地 ; 放牧 ; 温带半干旱区 ; 环境因子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6133833.nh&DbName=CMFD2017
来源机构内蒙古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672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岳泓宇. 放牧方式对温带半干旱区人工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研究[D]. 内蒙古大学,201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岳泓宇]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岳泓宇]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岳泓宇]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