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区风蚀积沙量的空间变异及尺度效应 | |
王德金 | |
出版年 | 2016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胡广录 |
学位授予单位 | 兰州交通大学 |
中文摘要 | 在风沙活动过程中,土壤质地粗化、养分流失、生产力下降等均会影响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的生长。这些植被一旦遭到破环,将很难自然修复,并且严重地影响着过渡带的生态防护功能。为了探索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区风沙活动规律,本文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样方、样带和区域尺度上风蚀积沙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变异成因;并探讨了在随机变异和自相关变异中,当采样幅度、采样密度和样方-样带-区域尺度转换时,尺度对积沙量的变异系数C_v、半变异函数相关参数和Moran’s I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在样方、样带和区域尺度上,积沙量空间变异特征各不相同,尤其是在样带A、样带B和C上,积沙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差异较大。从总体上看,积沙量主要分布在含量较低的范围内,其中随机变异占38.62%,自相关变异占54.38%;半变异函数模型优先顺序为Linear型>Gaussian型>Exponential型>Spherical型>Pure Nugget型;积沙量空间分布在随机变异中呈格网状分布,在自相关变异中呈带状分布。(2)空气温差、有效降水、风况、土壤粒度、植被和地形等因素对均会影响积沙量的空间变异。空气温差能够促进积沙量的随机变异效果,能够削弱积沙量的自相关变异效果;有效降水可削弱积沙量的随机变异效果,促进积沙量的自相关变异效果。在随机变异中,输沙势(DP)对积沙量影响强于自相关变异,合成输沙势(RDP)对积沙量的影响弱于自相关变异。合成输沙方向(RDD)在随机变异中集中在E-S区域,在自相关变异中集中在W-N区域。土壤细砂在斑块植被区含量较高,是影响积沙量空间变异含量最多的物质。植被和地形及地形内部构成格网单元,对积沙量空间变异具有重要影响。(4)在随机变异或自相关变异中,采样幅度、采样密度的改变均会使积沙量产生尺度效应。当采样幅度增加时,两种变异中积沙量的变异系数C_v呈“M”型变化,除在220m×220m出现中等变异外,其余各处均为强变异。当采样密度增加时,两种变异中积沙量的变异系数C_v均在小密度内差异较大,大密度内趋于稳定。当采样幅度增加时,两种变异中积沙量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块金系数C_0/(C_0+C)具有方向性,但变化趋势相反。当采样密度增加时,两种变异中积沙量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块金系数C_0/(C_0+C)均具有稳定性。在采样幅度或采样密度变化时,两种变异中积沙量的变程A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随机变异中,随着采样幅度或采样密度的增加,积沙量的Moran’s I所代表的空间状态呈现“聚集-分散”的变化趋势;在自相关变异中,随着采样幅度或是采样密度的增加,积沙量的Moran’s I所代表的空间状态分别呈现“聚集-分散-聚集”、“聚集-分散-聚集-分散”的变化趋势。(5)在样方、样带、区域进行尺度转换时,变异系数C_v、半变异函数模型、块金系数C_0/(C_0+C)、变程A和Moran’s I在样方或区域内的变异较为稳定;而在样带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
中文关键词 | 荒漠-绿洲过渡带 ; 积沙量 ; 空间变异 ; 尺度效应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6275440.nh&DbName=CMFD2017 |
来源机构 | 兰州交通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668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德金. 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区风蚀积沙量的空间变异及尺度效应[D]. 兰州交通大学,201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德金]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德金]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德金]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