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群落的稳定性
苟晓伟
出版年2016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程云湘 ; 白江平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中文摘要在锡林郭勒草原两种不同类型草地上,分别选取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营养元素为变量,在时间序列上探讨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特征及群落稳定机理,取得如下结论:1.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均可分为5个植被演替阶段,各演替阶段联系紧密。其中克氏针茅和苔草群落是联接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过渡类型。2.不同类型草原的稳定性在植物个体水平中最低、功能群水平居中,群落水平的系统稳定性最高。不同类型草地群落中优势物种的变异系数较小,在群落系统中表现更稳定。群落功能群层次上,多年生草本对群落的贡献最大,也是最稳定的一类功能群。3.土壤营养元素的变异性和地上植被的变异性具有对应关系。土壤营养元素变异性从典型草原到荒漠草原逐渐变小,而稳定性呈现逐渐增强趋势。相比地上群落的变异性,土壤的变异性更小,表明土壤在生态系统中较植被更稳定。4.物种丰富度是草地群落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子,随种群个体物种丰富度的增加,植物个体在群落中的稳定性也随之增加。
中文关键词稳定性 ; 变异性系数 ; 土壤养分 ; 功能群 ; 丰富度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6723588.nh&DbName=CMFD2016
来源机构兰州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663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苟晓伟. 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群落的稳定性[D]. 兰州大学,201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苟晓伟]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苟晓伟]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苟晓伟]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