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呼伦湖湿地干旱评价及生态修复 | |
侯军 | |
出版年 | 2015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刘小刚 ; 严登华 |
学位授予单位 | 昆明理工大学 |
中文摘要 |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下,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程度及持续时间都在增强,干旱事件呈现广发、频发态势。气候变暖导致的结果是区域内水循环的变化和径流系数发生相应的变化。湿地作为一个完善的自然生态能力系统,也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干旱影响。呼伦湖湿地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近年来,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不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的影响,周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湿地来水量减少,去水量增多,水位下降,湖面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本文以呼伦湖湿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呼伦湖湿地水文特征与流域水循环关系,利用湿地水量平衡关系,选取湿地最小生态水位作为干旱指示指标,建立湿地生态干早评价指数对呼伦湖湿地进行生态干旱评价,为湿地保护和湿地干旱评价提供依据。总的来说,本文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呼伦湖湿地水循环系统演变特征,分别对呼伦湖湿地的气象条件、径流量及下垫面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近年来湿地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呈下降趋势,湿地径流量逐年减少,耕地面积、城镇及居民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逐年增多,林地、草地面积、水域面积逐年减少。(2)在对湿地径流指数的分析的基础上,计算湿地径流干旱指数,通过游程理论对干旱指数进行识别,呼伦湖湿地干旱主要发生在秋季和冬季,平均干旱历时和平均干旱烈度呈增长状态。在进入21世纪以后,干旱频发,持续时间长,干旱烈度大。在水量平衡的基础上,通过对湿地降水量、蒸散发量、出入湖水量等因素的分析处理,构建呼伦湖湿地干旱指数,并对呼伦湖生态干旱指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干旱指数能够反映湿地历史最干旱情况。在分析湿地生态基流和敏感生态需水的基础上,提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部分。其中工程措施主要有生态需水保障措施、水环境保护措施、河湖生境形态修复措施、水生生物保护与修复措施等,非工程措施包括生态补偿、生态调度、生态监控以及技术标准建设等监督管理措施。 |
中文关键词 | 径流干旱 ; 游程理论 ; 生态干旱 ; 呼伦湖湿地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5635742.nh&DbName=CMFD2016 |
来源机构 | 昆明理工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6035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侯军. 呼伦湖湿地干旱评价及生态修复[D]. 昆明理工大学,201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侯军]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侯军]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侯军]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