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内蒙古地区近43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研究
刘俊英
出版年2014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刘华民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中文摘要在全球持续地暖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给全球自然、社会及经济系统发展带来了许多冲击。内蒙古地区作为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的典型区域,了解和掌握该区域极端气候频发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对于制定草原区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1970-2012年49个气象站点数据对内蒙古地区近四十年的极端气候事件进行了研究;并以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区羊草围封样地(1980-2012年)为例,就极端气候对自然群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1)极端温度:极端最高温在2000年之前波动性较小,之后呈大幅增温趋势,在呼伦贝尔的草原区和森林区增加幅度较大;极端低温则是2000年之前增幅较大,之后波动性较大,空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并且极端低温增加幅度要大于极端高温;霜冻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结冰日数在2000年前显著降低,之后呈显著增加;炎热夜数和夏季日数则是呈显著增加,并且Fd0、Id0、Tr20和Su25在空间格局上的变化均是一致的;有效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 (2)极端降水:年总降水量、降水强度、大雨日数在90年代有略微增加,近十几年的值均低于平均水平;单日最大降水量在80、90年代要大于其平均水平,说明极端降水事件有增大趋势。与极端温度相比,极端降水指数空间分布一致性较差,在草原区和东北部森林区普遍减少,而在荒漠区普遍增加。 (3)极端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对羊草群落地上生物量、大针茅地上生物量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同时二者与夏季日数(Su25)呈负相关关系,结冰日数(Id0)与大针茅的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生长季极端高温增加将导致群落地上生物量降低。羊草生物量随极端降水及温度指数变化响应不大,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
中文关键词极端气候 ; 温度 ; 降水 ; 内蒙古地区 ; 羊草草原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4269592.nh&DbName=CMFD2014
来源机构内蒙古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555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俊英. 内蒙古地区近43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研究[D]. 内蒙古大学,201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俊英]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俊英]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俊英]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