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累积分配和光合生理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王雅梅
出版年2014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黄高宝 ; 柴强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中文摘要水分胁迫对作物具有极大的伤害,主要表现为作物各部位间水分的重新分配、膜受损伤、光合作用减弱、渗透势下降等,最终导致产量的下降。在农作物的抗旱研究中,干旱胁迫对作物最终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是作物学家们今天关注的热点。 本研究选用抗旱性强的西旱2号和抗旱性弱的水地栽培品种永良4号两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通过对两品种小麦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和复水处理,探讨了小麦花前水分胁迫对旗叶、其它叶、茎、鞘及籽粒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的分配和积累的影响以及小麦叶、鞘和茎三种器官中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中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对水分胁迫的敏感度得到了如下结果: 1.水分胁迫显著影响小麦的物质累积。水分胁迫降低了小麦其它叶鲜重、穗干重和鲜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抗旱的永良4号的鞘和茎的干重和鲜重;对旗叶鲜重和干重无明显影响。抗旱品种西旱2号的旗叶和鞘的鲜重、干重及其它叶的干重大于不抗旱的永良4号;而穗鲜重和干重小于不抗旱的永良4号。 2.水分胁迫显著影响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水分胁迫使旗叶、其它叶、鞘、茎及籽粒中淀粉、还原糖、果糖、蔗糖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抗旱品种西旱2号与不抗旱品种永良4号相比较,在整个试验期其淀粉、还原糖、果糖、蔗糖含量均高。 3.水分胁迫显著影响小麦籽粒淀粉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在小麦灌浆期,GBSS酶活性逐渐下降,水分胁迫可提高GBSS酶活性;SSS酶活性在前期下降幅度不大,后期迅速下降,水分胁迫对SSS酶活性影响不明显;AGPP和UGPP酶活性在灌浆期逐渐下降,胁迫显著提高了AGPP和UGPP酶活性。 4.水分胁迫对抗旱小麦品种的产量影响较小。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与永良4号相比,西旱2号减产幅度较小,由此可知西旱2号抵御干旱的能力强。 5.干旱胁迫及复水能够显著地影响小麦叶片的光合效率。西旱2号在中度水分胁迫下,永良4号在轻度水分胁迫下,它们的叶绿体受到了轻度损伤,复水后叶绿素含量均恢复到了CK水平,其对光能的吸收能力、传递效率也升高。轻度、中度水分胁迫下西旱2号适应能力较强,能够维持正常的生长,其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永良4号。轻度水分胁迫及复水后,西旱2号的最大光合潜力提高;轻度、中度水分胁迫下,永良4号的Pnmax降低。 6.水分胁迫及复水能够不同程度的影响小麦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轻度水分胁迫下,永良4号小麦的qP、ETR升高;轻度水分胁迫复水后,永良4号小麦的F0降低,ΦPSII、qP、ETR及Fv/Fm升高。中度水分胁迫下,永良4号小麦的F0升高,qP、ETR及Fv/Fm均降低;中度水分胁迫复水后,永良4号小麦F0显著升高,Fv/Fm显著降低。 7.水分胁迫显著增加了小麦各器官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系统中的SOD、POD、CAT三种酶活性;复水处理后西旱2号的恢复效应要高于永良4号;各器官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表现为叶>鞘>茎。
中文关键词小麦 ; 水分胁迫 ;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 光合特性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5021243.nh&DbName=CDFD2015
来源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5386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雅梅. 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累积分配和光合生理对水分胁迫的响应[D]. 甘肃农业大学,201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雅梅]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雅梅]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雅梅]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