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北疆荒漠几种短命植物的萌发策略研究 | |
吴泽昂 | |
出版年 | 2013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庄丽 |
学位授予单位 | 石河子大学 |
中文摘要 | 本论文对几种常见的荒漠短命植物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沙埋、种子多态性、两头下注式萌发等内容,结果表明: 1.齿稃草是一年生早春短命植物,是荒漠和草原植被中早春短命植物层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沙地覆盖功能,防沙治沙作用显著。在研究沙埋对齿稃草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中发现:齿稃草的百粒重为8.4±0.15mg,在实验室条件下干燥储藏3个月的齿稃草种子萌发率为39.85%。齿稃草的萌发率在不同的沙埋深度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裸露在表层的齿稃草种子萌发率并不高,萌发休眠率偏高。沙埋深度为0.5厘米时萌发率最高,从1-4cm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逐渐降低。从6-12cm种子的萌发率基本为0,差异不显著。齿稃草的出苗率在不同的沙埋深度表现出显著差异(P<0.001)。对于异形狭果鹤虱,在动物模型上总共有262粒小坚果,93.4%都是长刺小坚果(P<0.001)。室内扩散实验表明,在静止空气中异形狭果鹤虱长刺小坚果和短刺小坚果的降落时间分别为0.92s和0.76s,彼此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该实验说明异形狭果鹤虱的长刺小坚果能在风力作用下传播的更远。长刺小坚果与短刺小坚果的传播距离差异显著(p |
中文关键词 | 沙埋 ; 种子多态性 ; 两头下注 ; 竞争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3366137.nh&DbName=CMFD2014 |
来源机构 | 石河子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509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泽昂. 北疆荒漠几种短命植物的萌发策略研究[D]. 石河子大学,2013.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泽昂]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泽昂]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泽昂]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