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且末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 |
约日古丽卡斯木 | |
出版年 | 2012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瓦哈甫·哈力克 |
学位授予单位 | 新疆大学 |
中文摘要 | 干旱区绿洲形成的历史悠久,千百年以来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但是随着绿洲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干旱地区的环境也不断发生改变,总的来说,绿洲在人类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下不断由中心向外围扩张。在资源有限和生态环境恶劣背景下的干旱区绿洲面积扩张有两种可能的结果:首先是,当绿洲扩张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时,它具有建设性作用会而巩固绿洲系统功能,为干旱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足够的生产空间和更多的社会经济财富;其次绿洲作为干旱区的脆弱系统,并不是开发规模越大越好,它存在着一个阈值,当绿洲扩张超过其阈值,往往会起着破坏性作用,出现一些不可恢复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盐碱化、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的白色污染等),使绿洲易失其稳定性,走向崩溃。因此,研究绿洲时空扩张过程,了解绿洲系统扩张的特点和扩张规模并预测绿洲未来扩张趋势,是提高人类对绿洲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实施绿洲的开发与规划、有效长期的组织绿洲,适当的选择绿洲系统发展模式、正确引导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以分型理论和RS/GIS技术为指导,从绿洲的时间变化规律、空间结构特点和扩张过程出发,了解绿洲扩张的时空特征,通过探讨耕地面积扩张和绿洲面积扩张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绿洲扩张的空间结构和绿洲扩张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通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绿洲扩张的时空变化过程,首先,以且末绿洲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图为研究数据源,在RS/GIS技术支持下,探讨了车尔臣河流域过去40多年来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该绿洲的时间扩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970~2000年为第一阶段,以绿洲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绿洲耕地面积为不断扩大为背景下的绿洲化阶段,在此过程中绿洲的扩张规模不断增长,到2000年车尔臣河流域几乎上下游的该开发的绿洲都被开发了;2000~2011年为第二阶段,以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为背景的绿洲城镇化、工业化阶段,耕地面积扩张速率减缓,城镇化进程加快,到2011年绿洲面积已扩张到1102.18km2。其次,本文选取了代表绿洲面积扩张相关性大的耕地面积为指标,利用分型理论研究了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扩张特征,研究得出4个时期耕地的分形维数为D_(2000)>D_(2009)>D_(1970)>D_(1990)。稳定性指数为SI_(1990)>SI_(1970)>SI_(2009)>SI_(2000),都呈现出变小,再变大,在变小的趋势。最后,对绿洲扩张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绿洲面积扩张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温、气候,水资源的变化量等;对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耕地面积的变化,人口和GDP的增长是绿洲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2)绿洲扩张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RS/GIS分析绿洲面积扩张过程中,发现随着绿洲面积的持续扩大,加上人们不合理的大规模的灌溉,造成绿洲大量耕地出现盐碱化现象,此外研究发现部分耕地开始撂荒,出现荒漠化、水土流失、白色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
中文关键词 | 且末绿洲 ; 空间扩张 ; 分形理论 ; 环境响应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2433402.nh&DbName=CMFD2012 |
来源机构 | 新疆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4637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约日古丽卡斯木. 且末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新疆大学,201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约日古丽卡斯木]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约日古丽卡斯木]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约日古丽卡斯木]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