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荒漠地区主要灌木类植物酚类物质含量动态规律及生物学评价 | |
李九月 | |
出版年 | 2010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吐日根白乙拉 ; 金海 |
学位授予单位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比较灌木类植物和紫花苜蓿的酚类物质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及动态变化规律、体外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及瘤胃发酵参数。初步探讨了灌木类植物的酚类物质与营养成分、体外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及瘤胃发酵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开发利用灌木类植物资源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 荒漠地区几种主要灌木类植物中总多酚、简单酚、单宁和缩合单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5.76g/kgDM~101.78g/kgDM、12.98g/kgDM~19.88g/kgDM、61.07g/kgDM~86.09g/kgDM和25.66g/kgDM~46.66g/kgDM,其除了简单酚以外,上述物质在羊柴中含量最高,木地肤中含量最低。在生长期间灌木类植物总多酚、单宁和缩合单宁含量有“V”字型变化或随生长期逐渐上升,而且生长期间差异极显著,几种灌木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紫花苜蓿。总多酚含量与简单酚、单宁和缩合单宁之间显著正相关(r=0.687、r=0.953、r=0.908,p〈0.01)。简单酚与单宁显著正相关(r=0.610)。单宁与缩合单宁显著正相关(r=0.922,p〈0.01)。 荒漠地区主要灌木类植物不同生长期粗蛋白、NDF、ADF、ADL、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平均含量分别为7.80%~18.45%、38.10%~49.91%、29.34%~37.69%、3.67%~10.10%、1.77%~6.59%、5.40%~17.48%、0.55%~2.47%和0.14%~0.30%,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各灌木类植物中的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平均含量最高的是中间锦鸡儿,NDF和ADF含量动态变化与粗蛋白相反,平均含量最高的是大白柠条。 体外试验结果表明,荒漠地区灌木类植物中总多酚、单宁和缩合单宁含量与各时间点发酵产气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与总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相关性较弱。四种酚类物质与氨氮呈显著负相关(p〈0.01);总多酚和缩合单宁与菌体蛋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其他发酵参数相关性较弱。 |
中文关键词 | 荒漠地区 ; 灌木类植物 ; 酚类物质 ; 营养成分 ; 动态规律 ; 瘤胃发酵参数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10150483.nh&DbName=CMFD2010 |
来源机构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356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九月. 荒漠地区主要灌木类植物酚类物质含量动态规律及生物学评价[D].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九月]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九月]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九月]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