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内蒙古荒漠主要植物根际细菌菌群组成结构特征分析
刘发来
出版年2010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王瑞刚 ; 冯福应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中文摘要根际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命体,对所生存的微环境十分敏感。现在,土壤微生物指标已被公认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 本文以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毛乌素沙地主要植物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直接法提取沙蒿,锦鸡,黄柳等植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总DNA,采用建立土壤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的方法,对不同季节,不同沙地的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菌群进行比对研究,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尺度变化,获取变化的作用因子,为研究和利用细菌与土壤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最终为治理土壤荒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生命活动不旺盛的11月,在植物根际土壤中,一般都是Pseudomonas为优势菌;到了4月和8月植物生命活动旺盛的时期,Rhizobiales和Sphingomonadales这两类与植物生长关系密切的菌得到了大量聚集,成为这两个时期的优势菌;研究还发现,同一地点不同植物的根际土壤中主要优势菌相同,非优势菌存在较大变化;不同地点的相同植物的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优势菌基本相同,只是一些非优势菌存在变化。总之,植物根际的主要细菌类群与随季节而变化的植物的代谢活动有密切关系。
中文关键词植物根际 ; 土壤细菌 ; 16S rDNA ; 克隆文库 ; 菌群结构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10150518.nh&DbName=CMFD2010
来源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3552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发来. 内蒙古荒漠主要植物根际细菌菌群组成结构特征分析[D].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发来]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发来]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发来]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