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两种鹤虱属植物果实多态性和表型可塑性研究
马文宝
出版年2010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薛建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中文摘要两形果鹤虱(Lappula duplicicarpa)和异形狭果鹤虱(L. semiglabra)是分布于准噶尔荒漠的两种紫草科鹤虱属短命植物。本文对其异形小坚果形态结构及微形态特征、组合式样、扩散能力、休眠和萌发特征、表型可塑性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形态与扩散能力:两种植物的异形小坚果在形态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异形小坚果具有不同的扩散能力,表现为长刺小坚果比短刺小坚果扩散距离较远。 (2)休眠与萌发特性:长短刺小坚果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10℃,萌发率并受到种子类型,温度,光照条件的显著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萌发速率随着干藏时间增长而增加。野外埋藏后的两种植物异形小坚果具有相同的休眠周期性变化,长短刺小坚果的萌发温度范围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逐渐变窄。在相同条件下,长刺小坚果的萌发率要高于短刺小坚果的。 (3)表型可塑性变化:两种植物的异形小坚果均存在秋、春萌现象。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异形小坚果所形成的植株,其大小和形状、果实和小坚果特点和生物量分配特点这些指标都发生了可塑性变化。小个体(不可预测环境下)增加不扩散的果实类型(4SN,3SN/LN和2SN/2LN)和短刺小坚果(SN)的输出,占领原有的生长空间,保持种群稳定;而大个体主要产生易于散布、快速萌发的果实类型(SN/3LN和4LN)和长刺小坚果(LN),有利于种群的迅速增长和扩张,提高物种适合度。
中文关键词两形果鹤虱 ; 异形狭果鹤虱 ; 异形小坚果 ; 扩散能力 ; 萌发对策 ; 表型可塑性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10253276.nh&DbName=CDFD2011
来源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3536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文宝. 两种鹤虱属植物果实多态性和表型可塑性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201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文宝]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文宝]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文宝]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