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干旱区成龄红枣微灌技术试验研究 | |
蒋岑 | |
出版年 | 2009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王长新 ; 谢香文 ; 邱秀云 |
学位授予单位 | 新疆农业大学 |
中文摘要 | 新疆南疆地区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少,但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优质红枣产区之一。然而,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红枣这一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以及种植面积,因此,寻找一种适合于红枣的节水灌溉方式及制度对于提高当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微灌是一种以低压力微流量直接灌溉作物根部的灌溉方法。本文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将微灌技术应用于果树上的成功经验,于2008年在阿克苏地区开展了成龄红枣的耗水特性水分指标试验及不同微灌灌水方式对比试验,初步得出了成龄红枣适宜的耗水特性、优化灌水方式及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取得了如下一些研究性成果: (1)采用红枣不同生育期3因素、不同土壤水分下限3水平(75%、65%和55%、)正交试验,初步得出微灌条件下成龄红枣主要生育期的适宜水分下限为:花期、果实膨大期为田间持水量的65%,果实成熟期为75%。 (2)成龄红枣耗水量随土壤水分下限指标的增高而增大,各处理的耗水量变化趋势相同:前花期耗水量较小,日均耗水量约4.2—5.2mm/d:后花期耗水量增大,达4.9—5.7mm/d;果实膨大期耗水量迅速达峰值,日均耗水量6-7.5mm/d,土壤水分下限为田间持水量75%的处理日均耗水量最大,达7.5mm/d;果实成熟前期耗水量较果实膨大期下降,约为4.6-5.6mm/d;果实成熟后期耗水量较果实成熟前期再下降,约为3.5—4.4mm/d。在水分充足条件下成龄红枣全生育期耗水总量为893.7mm。 (3)从红枣产量、品质、生理性状、根系分布及土壤水分状况,并应用模糊数学相对优属度综合评判方法分析表明:微喷是成龄红枣在阿克苏地区最适宜的微灌技术形式,其次为滴灌,涌泉灌的效益最差。其中微喷、滴灌三管、滴灌双管处理与地面灌相比,均能增产10%以上,减少灌溉定额50%以上。同时初步确定成龄红枣微灌适宜湿润比为40%-70%,微喷灌采用70%的湿润比,滴灌采用40—50%的湿润比效果较佳。 (4)在红枣全年整个生育期,根据果树生长发育特点及红枣需水规律,结合当地降水资料,确定红枣微灌灌溉制度: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灌水定额288 m~3/hm~2,果实成熟期则减少为192m~3/hm~3;灌水周期大致从花前期的8天逐步减少到成熟期的4天;灌水次数及阶段定额在红枣整个生育期基本呈正态分布,在果实膨大期灌水10次且达到作物需水的峰值,此生育期的阶段定额达到最大2850 m~3/hm~2:红枣总灌水次数35~36次,总灌溉定额为9375m~3/hm~2。 |
中文关键词 | 干旱区 ; 红枣 ; 微灌 ; 灌水方式 ; 模糊数学 ; 灌溉制度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09175892.nh&DbName=CMFD2009 |
来源机构 | 新疆农业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3339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蒋岑. 干旱区成龄红枣微灌技术试验研究[D]. 新疆农业大学,2009.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蒋岑]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蒋岑]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蒋岑]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