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新疆几种典型荒漠植物根际微生物特征及内生固氮菌的分离、促生性能研究
王卫霞
出版年2009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潘存德 ; 罗明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中文摘要植物内生固氮菌是近年新发现的不同于经典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的高效固氮体系。内生固氮菌生活在非豆科植物体内,避免了化合态氮的抑制及土著微生物的竞争,表现出更高的固氮效率。同时其还具有分泌生长素、溶磷,增强植株抗病性等多方面特殊的生物学及生态学作用,在提高宿主的营养及竞争力,增强宿主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促进其环境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几种典型荒漠植物的根际微生物数量、群落组成及其活性的研究,揭示了根际微生物与植物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以及植物生活型对根际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中分离筛选出了固氮活性高,并具有溶磷、分泌植物生长激素等多种促生性能的内生固氮菌株,为创制应用于荒漠植被保育与恢复的、具有固氮、促生、抗逆的多功能接种剂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荒漠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组成与根外有较大差异,并具有不同的根际效应,灌木的根际效应优于草本植物。塔里木河下游典型荒漠植物黑果枸杞、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 Willd.)、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Pall.)Less.)、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Bieb.)C.A.Mey.)具有显著的根际正效应,其根际细菌的R/S为1.26~150.42,以黑果枸杞根际效应最为突出(R/S为150.42)。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ex Kell.et Shap.)、大叶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Hook.f.)Woodson)和河西苣(Hexinia polydichotoma(Ostent.)H.L.Yang)则产生负根际效应。根际生理群微生物氨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均表现出强烈的正根际效应,而硝化细菌未检出。荒漠植物的生长对根际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不同荒漠植物根际对土壤呼吸作用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表现出较大差异。 从黑果枸杞、多枝柽柳中分离获得58株内生固氮菌株,其固氮酶活性在0.26~388.58 nmolh-1mL-1之间,表明从荒漠灌木植物中可分离到具有较高固氮酶活性的菌株。通过测定溶磷强度最终筛选出25株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溶磷强度为5.457~24.212ug/mL,25株分泌植物生长素能力较高的菌株,其IAA产生量为0.114~1.392ug/mL。13株同时具有固氮、溶磷以及分泌生长素IAA的多种促生性能。其中EB20-THQ菌株促生性能较为稳定、突出。 应用电镜免疫胶体金染色技术定位人工回接内生固氮菌EB20-THQ菌株在荒漠灌木植物体内的定殖和传导,定位观察表明EB20-THQ菌株能在宿主植物根部定殖。根据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及系统进行分析,将5株具有较高促生性能的固氮菌株初步归属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中文关键词荒漠植物 ; 根际 ; 内生固氮菌 ; 促生作用 ; 免疫胶体金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09175803.nh&DbName=CMFD2009
来源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3317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卫霞. 新疆几种典型荒漠植物根际微生物特征及内生固氮菌的分离、促生性能研究[D]. 新疆农业大学,200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卫霞]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卫霞]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卫霞]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