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疏勒河冲积扇绿洲全新世古水文演化研究 | |
毛洪亮 | |
出版年 | 2008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赵华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中文摘要 | 对于探讨河西走廊干旱地区山前冲(洪)积扇扇缘绿洲(尤其天然绿洲)生态系统及其决定性的制约因子之一—水文地质环境在晚第四纪时期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全球的和区域的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而言,疏勒河冲积扇扇缘绿洲(即冲积扇的细土沉积带)可认为是一个理想的研究对象。 本文依托于“甘肃疏勒河冲积扇5万年来古气候环境与古水文演化”项目,以疏勒河冲积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疏勒河冲积扇扇缘细土带全新世古气候和古水文演变进行了20余个剖面的观测和取样、石英OSL和~(14)C测年、粒度组成和TOC分析以及孢粉鉴定,获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 (1)距今约13ka年来冲积扇和周边植被演化经历了6个阶段:约13.1~12.1ka,以针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原,气候冷湿;12.1~9.2ka,灌丛草原,气温升高,降水量较低;9.2~5.8ka,疏林灌木草原,植被茂盛,温度和降水最佳;5.8~4.3ka,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原,气温较高,降水减少;4.3~2.8ka,草原植被,气候变干;2.8~2.3ka,针叶林~灌木草原,降水减少,温度降低,相对湿度有所增加。 (2)通过野外观测和粒度分析发现该冲积扇前缘的地层以辫状河流相与泥沼相沉积相互交替为主;含有大量植物残体淤泥层可视为地下水溢出带分布的标志。根据标志地层的分布结合细颗粒石英OSL及有机碳~(14)C年龄,勾画出了地下水溢出带3次明显(1.5~1.9ka,2.9~3.5ka和6.4~12.8ka)的空间移动框架。 (3)通过细颗粒石英OSL测年自检和与同层位或相邻层位有机碳~(14)C测年对比,改进了含大量岩屑和石英颗粒少且释光亮度低的样品前处理和OSL测量程序。 |
中文关键词 | 疏勒河冲积扇 ; 全新世 ; 古水文 ; 地下水溢出带 ; 光释光测年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08177426.nh&DbName=CMFD2009 |
来源机构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2979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毛洪亮. 疏勒河冲积扇绿洲全新世古水文演化研究[D]. 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毛洪亮]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毛洪亮]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毛洪亮]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