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内蒙古草原区近5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马瑞芳
出版年2007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李茂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文摘要本文总结了内蒙古草原区近50年的气候变化规律,阐述了三种不同类型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生产力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草原退化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内蒙古草原退化的真正成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内蒙古草原区自东向西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50a来均以上升趋势为主,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主要在0~0.45℃/10a之间。草甸草原区、典型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的50a增长幅度分别是12.5%,15.7%和13.6%;冬季极端最低温度升温幅度最大,极端最高气温变化较小; 内蒙古不同草原地区50年来降水分配格局不一致。东北地区的草甸草原总体变化趋势为60-80年代降水增加,90年代后开始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在6.6mm/10a,其中又以春季降水减少为主要特征;内蒙古典型草原50年来的降水总体呈“抛物线型”,50、70和90年代中期各有一个小的波峰,变化幅度在2.5-5.8 mm/10a;而荒漠草原区降水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小(仅为0.8-2.2mm/10a); 表征水热耦合的湿润度,50年来变化很小。 2.内蒙古自东向西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草地生产力年际间变化较大,分别变化在150-250、160-200、90-105 g.m~(-2)左右;受降水和温度的影响,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生产力年际间呈大幅波动;受降水的影响,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呈波动式增长趋势;内蒙古草原植被生产力与降水和温度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不同类型草原与之相关程度不同; 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在估测内蒙古三种草原生产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大量的工作予以校正和检验。 3.内蒙古草原盲目开垦和不合理利用是其退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对退化的进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文关键词草甸草原 ; 典型草原 ; 荒漠草原 ; 气候变化 ; 生产力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07156155.nh&DbName=CMFD2007
来源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260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瑞芳. 内蒙古草原区近5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瑞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瑞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瑞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